本报讯 (记者 王涛) 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文水县将此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高规格发动、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整治。
全市动员会之后,文水县很快成立领导组,并组织县乡村三级400余名干部召开动员大会,对该项工作进行部署。全县统筹资金5800余万元,一体化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目前完成投入3500万元。
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文水县以农村、县城建成区、城乡结合部、经济开发区、县际交界处、“八道”沿线为重点,在市里“11项行动”基础上,增加“打击整治破坏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秩序专项行动”,开展“12个专项行动”;在整治“六乱”基础上,增强“乱批乱占、乱停乱设”,集中整治“十乱”问题。他们重点打造“12345”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1”就是打造1个示范高速出口;“2”就是城区打造2条示范主街道;“3”就是打造国道、省道、县道3条示范通道,汾河、文峪河、磁窑河3条示范河流,3个示范城乡结合部;“4”就是每个乡镇打造4个文明示范村、每个村打造4个卫生家庭,县城打造4个文明示范小区,打造胡兰纪念馆、则天纪念馆、苍儿会、世态湖4个卫生示范景区;“5”就是全县打造5个卫生先进单位、5个卫生先进企业、5个卫生示范大型商场、5所卫生示范学校、5所卫生示范基层医院。活动开展以来,文水县围绕“十乱”,排查整治乱堆乱放1100余处、乱扔乱倒600余处、乱搭乱建20余处、乱修乱占10余处、乱停乱设40余处。开展增彩添绿行动,植树6.2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