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硬核”组工干部应多下“走心”功夫

□ 肖继旺

“走心”是近来流行的网络语言。“走心”的新用法大致表示说话做事经过心里,于是有了“用心、专心、经心”的意思。一个“走”字,让“放在心上”的描述更加动感而形象,那么要“放在心上”就必须“认真”去做。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这股‘认真’劲应该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也应体现在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认真”是做好组工工作的首要一条。

今年,吕梁市委组织部提出“四对四提升”。“四对”即:对表领会党中央部署要求,对标看齐先进经验做法,对账盘点业务政策并完善工作机制,对接联系党员干部人才。“四提升”即:提升政治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业务能力,提升服务能力。

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精准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政治定力、能力素质、奉献精神、工作作风等方面坚持更高标准要求,铭记庄严承诺和责任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政治、能力、素质等品质过硬的组工干部。

发扬“工匠精神”做到精准精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准精细既是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也是一种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作为组织部门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这就要求组织干部更要用心用脑、精准精细,杜绝“差不多”“基本上”的思想,发扬“工匠精神”,把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主动围绕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抓住一些具有代表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深入调研思考,提出站位高、有见地的对策建议,提高参谋服务的精准度,主动服务的前瞻性,做精做细各项组织工作。

叫响“向我看齐”做到以身作则

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敢于担当的勇气面对问题,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在攻克一个个难题、补齐一个个短板中,实现组织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同时,组工干部还要敢于叫响“向我看齐”,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推动形成层层看齐、层层示范的生动局面。

发扬“钉子”精神做到落细落小

在落细落小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钉钉子”正是抓工作落细落小的真实写照,是抓落实必备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自觉培养落细落小的“钉钉子”精神,使之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从钉好每一颗钉子做起,防止心浮气躁,不能好高骛远,于细小之处见精神,于细小之处见作风,于细小之处见成效,努力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切实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的落实。

下足“绣花功夫”做到公道正派

古人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一种风气的形成,往往与带头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组工干部下足“绣花功夫”,正确认识、分析和把握形势,干工作、做事情要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唯上,不唯情,只唯实,切实做到公道正派,秉公办事。

总之,“四对四提升”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使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根植于每一位组工干部的内心,从而焕发出干事争先,担当作为,时不我待的内生动力。其次要研究体制机制问题,抓钢带目,用体制机制的力量,解决不走心无责任缺创新的问题,真正让有为者善为者“有两把刷子的人”得其所哉,把责任扛在肩上,刻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在塑造组工干部形象中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作者单位:方山县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