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随着科技发展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档案的存储和利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单位档案采用数字化存储技术既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通过网络互联和馆际互借服务,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因此事业单位实行档案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
笔者长期在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单位档案管理不受重视,一些台账和工作总结随意乱放,重要的文件通过标签对其进行归类,而很多单位已经开始采用数字软件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查阅,既有序又查找便捷,而且可以对档案利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目前我国对“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的研究状况及规律,在大数据时代为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笔者在维普期刊服务平台上进行检索,剔除图片报道类,筛选出2015年至2019年与“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相关的561篇期刊文章,并以此作为本文数据分析的样本,同时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二
对论文发表年度和数量的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近几年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方面文献研究的成长趋势。从2015年至2019年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发文量统计可知,这几年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缓慢,所以,在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的今天,档案工作者对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论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展现该领域论文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为研究人员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办公室业务》是近五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刊物,刊载的此类论文数量占总发文量的17.6%。通过对论文期刊来源的统计发现:发表在非专业期刊上的文章有465篇,占总发文量的82.9%,仅有96篇文章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占总发文数量的17.1%。大多数研究论文发表在诸如《才智》《神州》等非专业期刊上,降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
经统计,在561篇文章中共涉及到543位作者(仅统计第一作者),其中有18位作者发表2篇该主题的文章,其余作者均发表1篇该主题的文章。由此数据得知,这些作者对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只是初次涉猎,没有将它作为一个可以长期研究的主题。
论文主题是作者对所论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体现作者的立意、取材或写作视角,它是论文的核心。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结合样本文献内容的阅读分析,归纳近五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的重点包括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现状、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事业单位专题领域中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等五种类型。
三
纵观以上文献计量分析,目前有关“近五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的论文存在如下特点及问题:一是发文量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二是发表期刊种类广,多为非专业性期刊,核心期刊数量少,研究层次及深度有待提高。三是研究论文各省分布不均衡,东北地区在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领域产出的论文成果较多。四是发文作者数量多,但学者和机构的研究持续性不高,且独自研究,缺乏合作,尚未形成主要的研究力量。五是通过对研究主题分析,发现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缺少实践类和调查类、个案类及创新性研究成果,在与交叉学科的研究上数量极为有限。因此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还有极大的空间。
根据“近五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研究”的特点及问题,笔者建议研究者或机构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各级领导提高对档案数字化的重视,制定完善可行的档案数字化发展规划,从实际行动上支持档案数字化研究。②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组建以从事档案数字化具体实践工作人员为中心的研究团队。③省区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④不断拓展和扩大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