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离石

离石区:产业扶贫打造村民脱贫致富新“引擎”

□ 王晶晶

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刘清静正在采摘豆角。 高小明 摄

泰瑞农场大棚蔬菜长势喜人 高小明 摄

泰瑞农林牧场全景 吴旭军 摄

走进位于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的泰瑞农林牧场,一座座蔬菜大棚依次排开,在阳光下颇为壮观,大棚内蔬菜的清香迎面扑来,只见棚内的西红柿、茄子、黄瓜、青椒长势喜人,琳琅满目,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已脱贫的63岁村民王中山正在大棚里采摘茄子,不一会儿,就摘出一大筐。“以前,家里只有几亩土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能在大棚基地里打工,每年有3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很感谢公司给我在农场打工的机会。”王中山笑容满面地说道。

与王中山同在一个基地里打工的刘清静是康家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之前生活很艰难。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后,她被吸纳到吕梁市离石区泰瑞生态农林牧有限公司创建的泰瑞农林牧场务工。她说:“很感谢公司让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我现在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王中山和刘清静口中所说公司就是吕梁市离石区泰瑞生态农林牧有限公司。该公司从2013年4月在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开始建设泰瑞农林牧场,总完成投资2200万元,建成基础设施3400平方米、17栋日光节能温室、5栋拱棚及其他设施;散养蛋鸡10000只,猪存栏500头,羊存栏340只,种植大田菜、饲料、小杂粮各100亩,牧草500亩,规划打造生态防护林10000亩,目前完成造林3000亩。

“自泰瑞农林牧场建成以来,我们优先聘用向农场出租土地的农民,共返聘农民86人,49人长期聘用,月工资1500—2400元;招聘临工打工37人,月工资1800—3000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农场对未出租土地的农民实行订单农业,每年向十几户村民订购玉米10万斤—15万斤,扶持31户村民实施家庭养殖,以放养方式饲养,按协议价回购鸡蛋、生猪、活羊,订单农业化解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民‘不失业’‘不失利’。”吕梁市离石区泰瑞生态农林牧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该农场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康家岭及周边村民土地3300多亩,租金每年每亩滩地600—800元,撂荒地100—150元,荒地10—15元。租赁期30—50年,租金一付五年。种粮植补等政策性补贴仍归村民享受。流转土地,给农民带来了稳定的土地收益。2013年,农场向康家岭村民租赁土地2200亩,其中耕地600亩,荒地1600亩,一次性支付五年租金93.6万元。土地流转让村民坐享土地收益,其租地收益超过了种粮收入,实现了农民“不失地”。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康家岭村的经济水平得到迅速发展,村容村貌获得极大改善,村里先后建起了红白理事会、公共洗澡堂、理发室、磨米磨面房等。

一个个集体项目的增加,不仅给村集体持续带来收入,还吸纳了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我们村,村民不用干农活,就能获得土地流转费用,还能在家门口打工,算是能挣‘两份工资’,现在我们村里人都过上小康生活。”在农村工作的贫困户李玉峰喜滋滋地说。

“鼓了腰包,笑开了颜”这是近几年来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贫困户们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离石区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全区产业扶贫工作,不断完善机制,把贫困群众持久吸附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产业链上,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决心,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