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石楼

石楼:义牒镇政府餐厅“土味”提醒 让文明用餐成为新风尚

□ 曹晶晶 曹晋辉

“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上。”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承载着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所谓“一粒米中见德行”。文明就餐不仅关系着大家的身体健康,更体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风貌。

步入义牒镇政府餐厅,餐桌上摆放着一张张醒目的“土味”提醒卡片,“节约粮食、光盘行动”“饭菜穿肠过,节俭心中留”“践行‘光盘行动’,不做‘剩男剩女’”等标语,引导着广大干部职工厉行节约、文明用餐。自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以来,义牒镇机关干部踊跃参与,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努力营造“文明用餐,节约惜福”的良好氛围。

中午12点是镇机关餐厅最热闹的时候,礼让谦和、笑容满面、排列整齐的就餐“长龙”,“文明餐桌行动”以来,机关餐厅里的变化。为了形成长效机制,义牒镇后勤部门定期征集员工需求,改善菜品种类,餐厅菜品受到职工的欢迎,浪费现象越来越少。

餐厅负责人白建华告诉笔者,以前每天碗里都有剩菜剩饭,感觉挺可惜的。为了坚持“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文明准则,现在就餐时排队等候打饭,然后自己取菜,吃多少取多少。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食量”人员的“适量”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餐文明。现在义牒食堂浪费的现象少了,他的工作量也减轻了许多。

为积极响应文明用餐的号召,该镇在餐厅显眼位置张贴海报,宣传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推进小餐桌带动大文明,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广大职工营造出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义牒镇还专门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对食堂进行监管,制定出台了义牒镇食堂管理办法。每天实行报饭制度,食堂负责人在做饭前清点就餐人数,除特殊情况外,就餐人员需在上午11点前、下午5点前向食堂负责人报饭,负责人按报饭记账足量供应。

饮食是一种文化,节约是一种美德,“舌尖上的节约”正逐渐成为义牒镇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