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瑜) 高质量转型发展之年,我市坚持转型为纲、改革为要,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打通经济发展通道,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特别抓好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三个层面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好的投资环境,是靠好的招商引资机制得以确定营造的。我市出台多项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吕梁,入驻高科技产业园区。一是不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努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好国家和省下放审批项目,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前置审批,凡能下放、移交、取消的,坚决下放移交取消。更加善于顺应和利用市场机制,凡是能由市场进行调节的事务,全部交给市场。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务服务“两平台”建设,重新确定行政审批大厅进驻单位和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联合审批、同步办理模式,实现便民高效服务。精简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重新审核政府组成部门“三定”方案,坚决整合因人设岗、职能弱化的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高度重视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二是出台制定激励政策。出台了《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费减免政策。三是进一步强化用地支持。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优化创业创新相关机构所涉及的农用地转用和建设用地征收的行政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审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审批速度,为创业创新机构用地开辟有效的绿色通道。合理分配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有效保障创业创新用地。在进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安排时,对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推动打造一批具有带头示范效应的创业创新集聚区。
同时,全市积极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想方设法为科技人才松绑,支持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及职业经理人等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将人才引进列入《吕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要求由市人社局牵头建立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围绕主导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学科发展,积极探索人文关怀为先、物质待遇从优,不迁户口、不改变人事关系、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柔性”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集聚外脑外智,每年都引进一批吕梁急需的专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