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因此,应不断健全完善代表联络机制,搭建人大代表联络平台,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唤醒代表主体意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开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径。
实践中总结代表工作好经验
当前,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在吕梁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如《代表接待日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代表参与村级重要事务管理制度》等。特别是交口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新局面。
目前,全市558个人大联络站(点),实现了代表联络站乡镇全覆盖,筑起了代表零距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履职新阵地。
发展中理清代表履职新问题
总的来看,吕梁各级人大不断完善联络机制,健全联络平台,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逐步规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成效明显,对推动当地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一些地方人大代表入口“把关”不严。有的代表既是上了法院征信黑名单的老赖,又是拒不履行法律惩戒的失信人员,社会影响恶劣;由于代表审查把关不严,违法违纪代表时有出现,代表“带病当选”,严重损害了人大代表形象。
二、代表联络站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联络站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对联络站了解较少,进站少,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更少;代表在联络站接受意见建议后,没有专人进行认真梳理,及时转交相关部门,问题、建议迟迟得不到落实;各个代表联络站站长和联络员大都是兼职,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开展联系代表工作和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有较大影响。
三、一些代表履职积极性不高。有人对参加会议和闭会期间活动热情不高、劲头不足,有的不能正常参加人大会议,有的在人大会议上很少发表意见或几乎不发言;对如何审议工作报告、提出议案或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掌握不清,在提议案、建议及撰写视察、调研报告时,不是无从下手,就是抓不住关键;有的代表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原岗位工作与执行代表职务之间的关系,重视自己原岗位的工作。
探索中完善代表联络新机制
我们要积极顺应新时代群众民主权利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代表联络新机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更大程度发挥自身独有的作用。
严格把好代表入口关,切实保证代表质量。一是代表的身份结构。建议代表只能以一种身份出现,这个身份也将是代表未来履职的领域和方向,避免出现身份“串岗兼用”。二是提名推荐。相关部门应充分沟通协商、互相配合,认真推荐出政治素养好、文化能力水平高的候选人,特别是涉及代表连任的问题,由于人大机关相对更熟悉代表履职情况,需听取人大机关的意见。三是审查、确认。审查部门一定谨慎认定代表资格,真正选出作风硬,能力强,勇于为民代言,勇于为民负责的代表。
积极发挥站点作用,着力提升履职实效。一要多形式大力宣传代表联络站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提升选民对联络站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二要进一步完善代表信息公示、选民接待、问题处理流程等制度。三要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定期开展代表培训、学习交流、代表座谈会、视察调研、展选民接待、述职评议等活动,真正服务选民,接受选民监督。四要针对联络站缺人问题,建议从体制机制上加强代表联络站工作,组建副科建制的代表联络站工作机构,属财政事业单位,配备专人,专门从事人大联络工作,同时邀请一些优秀代表兼任工作人员,推动联络工作常态化运行。
探索创新履职制度,充分激活履职动力。一是加大对优秀代表的标杆宣传,从而增强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和作为人大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二是将代表履职情况量化、细化,通过百分制记录代表的学习情况,出席会议情况,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参加活动情况、视察调研情况、联系选民情况等,并将此作为人大代表任职情况和下届是否可以提名的依据。三是代表公开相片、职位、联系方式、本年承诺等,既方便群众监督,又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四是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有效及时落实代表建议,提升代表在选民心中的威信。五是代表履职考核采取积分制,出台考核计分标准,每年年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结合选民民主评议划分等级。对于优秀代表,除了要表彰之外,也作为推荐代表连任人选的依据。一次考核不合格,由常委会进行诫勉谈话,两次不合格的建议辞去代表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