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从薛公岭那边过来的吧?感觉空气怎么样?”有人问刚来到汾阳的记者。“哎?我才反应过来:以前从薛公岭下到汾阳后经常能在路上闻到焦化厂的味儿,现在基本没了!”记者有些惊讶。
“现在情况确实好多了。过两年你们再来,我保证城里的空气和薛公岭上一样好!”那人坚定地说。
与记者对话的人,就是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的局长武胜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他的工作职责;逢人就问环保感想,是他的职业习惯;雷厉风行敢说敢干,是他的行动风格。“我最喜欢毛主席的一句诗:我们干环保的,就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局长的一天
5月27日,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
“武局长,污水处理厂的菌群遭到不明污染源破坏,处理迟了肯定要出大事!”来电话的是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
武胜强一惊,边问详情,边向污水处理厂赶去。
“最麻烦的是我们找不到源头,管网这么复杂,这可怎么查?”电话那头很是着急。
“别着急,我们来!”武胜强边说边干:他迅速指挥技术人员提取数据,检测溯源。汾阳生态环境局已经在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网溢流口设置了监控点,甚至几个重要监控点的常年数据就印在武胜强心里。稍加比对,他就确定了污染源的大致范围。
大家最终将目标锁定到了文峰街道某化工厂的一间厂房里。但厂房门紧锁,企业负责人推诿着不愿开门。武胜强一边让技术人员对周边的土壤进行取样,以留存证据;一边对企业负责人讲明政策,利用相近排污案例攻心,晓以利害,又施加压力,打消幻想。几经劝说,企业负责人终于同意打开厂房门。
所有人震惊了:房内的水泥地已经被腐蚀成白色,里面一股烂苹果一样的呛人味,站上一会儿,人就头晕恶心。厂房内,几大桶未经处理的化工废料正在偷偷向下水道排放。经检测,它们正是导致污水处理厂水质超标的“罪魁祸首”。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间厂房是被外地人租用的,支付租金17万元,但仅占用20天。“租期短、租金高,很明显这个外地人就是想借地偷排危废,这次要是不能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武胜强气愤地说。
接下来,封停厂房、提取数据、移送公安,武胜强招招“手起刀落”,没有丝毫犹豫。
紧张、忙碌、充实、收获,这样的日子,只是武胜强的日常。他始终相信,只要认真、只要较真、只要动真,环保工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年,汾阳生态环境局联合其他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检查企业近千家次,无论是执法频次还是查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人防、技防、联防”,一系列重拳出击,汾阳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今年1月1日至11月18日,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185天,同比增加10天,一举摘掉了全省“空气质量最差”的帽子;河流出境断面逐月水质稳定达标,退出劣V类。
随时在线的“指导员”
武胜强的手机微信里,关于环保的工作群就有十几个。对于每个群里面的消息,他都随时在线,及时关注。尤其是一个名为“重点企业应急群”的交流群,他每天半夜都要去看看相关消息。
“文峰焦化厂停止出焦了没有?”
“目前汾阳风速多少?大气中有没有污染物靠近?”
“智慧环保中心的实时监测数据是怎样的?”
事无巨细,武胜强都要过问,涉及到的部门也会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或者主动上报。大家也都习惯了武局长在微信群里主持的“碰头会”。
由于工作特殊,经常有人半夜两三点还向“指导员”汇报相关情况。“凌晨两三点是突发情况最多的时候,因为这时人最容易懈怠,有的企业可能就会趁机钻空子偷排偷放。”为了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动态,武胜强有时候就整晚不睡觉,密切监控着相关数据。
武胜强的这种执拗,也让很多企业的环保人员为之感动。山西焦煤西山集团五麟公司环保部长郑俊慧说:“武局长为了汾阳的碧水蓝天整夜不休息,我们要是干不好本职工作,跟谁也没法交代。”
跟企业随时保持联系是常态,跟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同样不可少。每天下午,武胜强都会联合汾阳水利局、公共事业局、污水处理厂等单位负责人抽空开会,聊聊当天的各个观测口的数据,一有异样就赶紧查原因、想办法。“一到时间,我们就会互相提醒,大家现在都已经拧成了一股绳,都在为汾阳的环保工作使劲呢!”武胜强说。
如今,无论是汾阳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大家对于环保也有了新的认识,对蓝天和碧水的爱护更胜过金钱,因为“只有环境好,大伙心里才能舒畅,其他工作也能更好开展。”
武胜强说,群众也个个擦亮监督的眼睛,根据群众举报,汾阳也办理了不少环境违法案件。
现在,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在汾阳初步建成,水质自动监测和河道全线监控也已全面实现。这座城市因为环境保护而发生的改变,老百姓一点一滴看在眼里。昔日的燃煤锅炉、工厂烟囱难觅踪影。田间地头,沟渠河道,黑臭水体被清清溪流取而代之……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
办公室里的摄像头
“汾阳的环保工作能有现在的进步,除了上级的领导和无条件支持外,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选对了人。”汾阳市委书记郭红波说。
2019年2月,汾阳市能源局局长武胜强兼任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党组书记。
那两年,汾阳焦化厂众多,再加上散乱的橡胶企业,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汾阳都排在全省末位。
“汾阳的地形像锅底,就连环保工作也是在锅底。”很多人说。
多年积弊,非一朝一夕能改变。更何况在焦化厂众多的汾阳,要完成治水、治气这两项艰巨任务更是不易。武胜强明白,今后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上任当天,他郑重表态:“一定要做到精准治污、系统治污、铁腕治污,以后的工作中人人都是监督者,如果自己违纪抽了别人的一盒烟、吃了一顿饭,大家都可以向组织举报”。
刚开始,很多人去他办公室,希望他能为企业适当开“绿灯”,都被他婉言劝退。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径直走到武胜强的办公室,拿出两万元钱放在他桌子上。机敏的武胜强见情况不对,未等来人开口,就连人带钱推出门外。
“后来无意间知道,那人还带有录音设备。”武胜强说。这件事之后,他决定在自己办公室装一个摄像头,将图像连接在纪检副组长的手机上,“为了监督自己,也为保护自己。”
在汾阳,哪里的水发黑了,哪天的空气变差了,生态环境局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说,现在环保任务重、压力大,甚至稍有不慎还会有问责的风险,环保局长不好当。但武胜强顶住压力,挡住诱惑,他只认一条:不仅事儿要做好,更要谨慎些把自己做好。
日子久了,很多企业负责人也都了解了汾阳这位“难搞”的局长,没有人再想着走“捷径”,反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加大投资改进技术,降低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上面。企业也都和武胜强达成了默契:生态环境保护,大家都有责任;汾阳天蓝水清,大家都有功劳。
“环保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万年工程’,也是百姓最大的福利。我们必须要像省委书记楼阳生说的:要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抓环保,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武胜强说。
蓝天白云、鱼翔浅底,这样的日子,武胜强满怀憧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把人们儿时记忆中的美丽汾阳找回来!等自己将来退休了,回首往事,自己有幸参与了这场最值得怀念的攻坚战,一定会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