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建设停车位缓解市区停车难

□ 本报记者 梁瑜

家住新区的李师傅,一日驾车进城办事,在街边店买东西时,远近找不到停车车位,无奈只好停泊路边。在店里耽搁几分钟后,李师傅到街边开车,发现车上已经贴上了罚款单,真是得不偿失。

我市汽车拥有量连续多年呈直线上升趋势,还面临着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超过停车设施建设速度的问题,这导致了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停车供需不平衡等矛盾,有的路段停车位“一位难求”的局面十分严重。

城市道路停车位管理难点

据了解,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在部分城市次干道和交通巷道划定了临时停车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停车难的问题。但是,这些临时停车位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随意乱停、乱放,大部分停车位被个人占有的问题层出不穷。

就市区而言,临时停车位无序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农贸市场,每天早晨买卖蔬菜的车辆无序停放;部分餐饮店将自己门口的公共停车位占为己有,不在自家消费者不能停车,否则收费;市医院、区医院门口没有营业许可的管理人员占公共道路为己有进行盈利;学校门口的小摊贩占据公共交通道路,影响交通通畅;个别路边洗车行占据公共停车位。由于缺乏对路内临时停车泊位的有效管理,导致乱停乱放现象屡禁不止,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道路交通渐趋拥堵。

源头治理停车位问题

由于城市周边区域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设施不到位、功能不配套、环境不理想等问题,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人口集聚,分担中心城区负荷的能力较弱,大量人流、车流向城区过度集聚,造成城区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

要解决城区临时停车位建设和管理问题,重点应通过合理规划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布局、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实行中心城区停车控制、加大停车场管理及违法停车处罚等措施来实现。

加快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满足需求、保留用地、落实地域”的原则,保证城市停车发展的必要空间。要制定优惠政策,对多主体参与停车场建设加以扶持,将其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扶植停车场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形成政府、集体、个人投资一齐上,使城区规划的社会停车场逐步建成投入使用。落实配建指标,从严要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建设。要根据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要求,严格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每户1个停车位的配备高标准进行配建。对于大型公建、居住区、重要道路、商业繁华地段建设,要确保预留足够的停车空间,切实做到停车场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不符合以上要求的项目则不予审批。对于目前停车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段,结合现状,因地制宜,综合挖掘停车空间,建设与管理并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交通的压力。

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现有停车场地。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交警建设、规划、城管、交通等相关部门需要相互协作,彼此沟通,对市区内停车设施派专人管理或巡查管理,加强引导,各司其职,及时有效缓解当前“停车难,乱停车”状况。合理利用空间,科学设置临时停车泊位,作为对停车场不足的补充,使违法停车现象得到控制,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促进城市景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