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明户”创评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怎么考核?岚县的做法是在全县“文明户”创建示范村率先探索推行“文明户”积分奖励办法,“文明户”每一积分等价于1元奖励金,可在本村指定商店购物时抵顶货款使用。
判断一个人是否文明,是否做了一件文明的事,确实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也就是需要一把“文明标尺”,而反过来,如果拿另一个介质替代的话,不仅能解决这个问题,更能再次激发文明行为,甚至引导更多的文明行为。岚县推行文明行为积分管理,就是提供了一把“文明标尺”,从而让文明者受到褒奖,促进了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
好事就得多磨,好做法就需要更好地推广。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用好这把标尺,首先要让群众心里有把尺子。说开了就是要把这种积分管理广泛宣传,让广大市民群众知晓,哪些行为是倡导的、哪些是禁止的,以及积分的标准、如何奖励、如何惩戒等问题。不能简单地让群众认为,我做一件文明的事情就可以积累积分,时间久了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而是要让群众真正理深吃透积分管理的内涵意义。这样,群众心里就会形成一把衡量文明与不文明的标尺,进而用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自觉践行文明诚信。
当然,在实行积分管理的同时,一定得把好公平公正公开关,不仅让群众有自己的“文明信用档案”,而且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了互联互通。一个人信用如何、积分多少一查便知。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记录好每一位参与人的文明行为信用积分,并定期向社会公开,杜绝弄虚作假,为文明社会创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
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文明行为积分管理在好多地方推行,但是坚持下去的,或者说真正被推广出去的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需找差距和不足,在运用创新手段的同时,不仅让人民群众心中有把尺子,明确文明与不文明的界限;也要让管理人员心中有把尺子,明确松与宽、奖与惩的界限。只有界限分明,才能真正落实好文明信用奖惩,才能更好促进讲文明、守诚信良好社会风尚的树立,才能真正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