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雒晓利
城里的彩灯亮起来了,家家户户忙碌起来了,外出上学的工作的陆续回家了,购货市场明显拥挤起来了,又一个年到了。
每到过年,城里的装饰艳丽起来,人们的心绪丰富起来,社会的气氛明显地不同起来。最突出的事项莫过于辞旧迎新,老旧的清除出去,半新不旧的擦拭干净,需要新购的便请进家门。
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心情,红红的中国,红遍长城内外,中国红象征中国年。
年历,年货,年味,年糕,年画,年夜,年饭,年俗,年话,如此等等,都因过年而兴起并且长盛不衰。
围绕过年说道的太多太多了,年文化书作又岂止汗牛充栋,如此想来,年话题虽是常说能说,但要说出所以然来真还是难事,列举则举不胜举,概说则自顾不暇,回忆年事则大同小异,今昔对比亦乏善可陈,无奈之下,把“我”摆进去,谈谈对年的些许心得。
一个个“我”构成了古往今来的大社会,一个个“年”构成了文明荟萃的大中国,“我”的“年”包含了五千年中华,“年”的“我”囊括了每个人一生的喜怒哀乐。基于这样的理解,拿“我”说事谈过年。
“我”在年的内涵中,时序感、仪式感、互动感、依存感,归结为“存在感”。每个人都想获得存在感,而让年不虚空。我是小小的一分子,我又是大大的内核要素。我的存在感在哪里呢?
我过年,我的年。我是个体单元,我的人生中,主要有三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单位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过年之时的方方面面,正是围绕三大关系展开的。
过年家家团圆,“我”在不在是大事。家是人生的出发点,是生命栖息的港湾,平日里需要“常回家看看”,年终时则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的活动范围大,平日在外做事,过年时不能不归,家庭需要你回来,你不在家,一家人团而不圆是很大的缺憾。更主要的是,你需要家庭的温暖,你需要投入大家庭的怀抱。人生孤独寂寥无奈的日子,莫过于过年之时天涯孤旅、踽踽独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为节日之首,思亲之情莫出其右。过年团聚乃人生大乐,少长咸集、长幼有序,丰盛的家宴、厚重的亲情,祝福的话儿飞出心窝,欢快的酒杯碰撞起来,饭菜美味、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叙旧话新, 一个个“我”们心情愉快。过年期间,家宴天天有,喝不完的美酒,说不完的暖心话,所有的负重和不快通通放下,从这里出发走向社会的我们,又将在这里出发走上又一年的新起点。
我们都有单位,都在单位里建立了劳动关系,获得生产权利和生活资料。过年意味着一年终结,自然应当简要总结一番。职级晋升、薪酬变化、单位评价,都是需要考量的。家庭再温暖,我们都必须进入单位做事,单位是落脚点,在单位我们处于哪一层级、担当什么事务、拥有什么空间,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什么单位,在什么岗位,工作如意不如意,是过好年的基础,收入决定消费也关联地位。过的年多了,便会懂得:切忌把单位上的不愉快带回家过年,负面情绪传播影响家人团聚,对自己则于事无补。过年之后,理性调整自己与单位的关系,积极心态应对,才是过年应有的选择。
家庭和单位是小社会,家庭和单位之外的社会是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过年的隆重,深刻而真切地反映在我与社会的关系上。迎来送往的忙碌奔波中,年的收获在物质上的内容多了起来。人生在世离不开交往,需要物质的交往,但平淡而深情的表达也有许多选择,随着年岁增大,人们更多喜欢平静的问候和平淡的凝视。过年当中,无形之时便是对社会关系的排列组合,有的关系从无到有,有的关系从有到无,有的关系从疏到密,有的关系从密到疏,我们能做的就是无愧我心,其余则是他者的选择。不论如何,积极处理好社会关系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都想过好年、好好过年。
每个我都需要过好年,过好家庭的年,过好单位的年,过好社会的年。过年一周假期、半月时光,时间虽短,却是平时生产生活的浓缩。
为了过好年,我们平日要做最好的自己,健康的身心、仁善的品行、沉静的修为,忠诚地敬业、谦逊地为人、勤勉地做事,付出决定获得、播种带来收获,自然而然地,每个我的每个年,年年都是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