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海砚 张娟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受到全国人大肯定,作为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唯一地方性法规范例,两次在央视法治栏目得到专题报道;立法数量连续五年居全省新授立法权地级市之首,全国数十家兄弟市人大前来考察交流。”2020年,吕梁人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可圈可点、成效明显。这些工作在今年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要位置被提及,也成为了出席市三届人大八次会议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2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主要工作的同时,对今后一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代表们围绕地方立法、监督调研、代表工作等内容及时划重点、作笔记,畅所欲言话感悟、出良策。
文笔干净、利落;文风朴实、生动;行文精到、凝练,是代表们对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直观的感受。报告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涉及人大职责,需要人大担当的,我们都将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等心怀人民、敢于担当的话语说到了所有代表的心坎里。短短17页的报告,工作总结突出精、工作定位靶向准、工作安排立足实,既高也深、又厚且实,让人耳目一新,让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真切感受到了这份报告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为民履职尽责的温度和力度。
“第一时间”“及时”“首家”,这些亮眼的词汇无不体现出市人大常委会在过去一年来在落实各项决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过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抗击疫情倡议,汇聚力量、共克时艰;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讲话精神,及时作出《关于在全市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的决定》,让“两山”理念扎根吕梁、造福吕梁。按照省委“倡导文明环保祭扫,坚决防止发生大火大灾”要求,全省首家出台《关于严禁清明期间野外祭祀用火的决定》。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及我省实施办法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
谈及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感受,市人大代表马冰英深有感触地说,“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每一项工作都走在前、走在先,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行列,全市人大宣传工作更是亮点频出,在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活动中,中央、省、市21家媒体对我市45名五级代表进行了宣传;市人大常委会与吕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人大之声》栏目被评为了‘全国最具创新影响力广播电视栏目’。”
提及过去一年全市人大工作成效,市人大代表郑志刚表示,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市委部署和民生需求,做到“小切口”立法契合民意,大力度监督服务民生,从认真做好计划、预算、审计等经常性法定监督,到加大对重点支出的审查力度,再到支持政府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从开展中共党员联系少先队员活动,到新建9个代表专业技术服务联络站,再到农村人大代表“数字农业”专业培训,每一个工作总结都是实打实、响当当,每一项工作安排都是硬邦邦、有力度,饱含三届市人大常委会的责任和担当。
“务实”,是每一个代表在讨论中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感受颇深的一个词。省人大代表、牛栏山吕梁白酒基地董事长马德茂再次提及去年市人大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一口气“串”出了好几个“实”字。“针对文水县北京牛栏山白酒基地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困难的问题,市人大连续19次跟踪督查协调,历时7个多月破解了困扰企业三年多的难题。通过实地解决问题,实打实督促解决问题,扎实推动了文水县乃至全市营商环境的优化。”
立法工作迈出新步伐,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代表工作有了新进展,自身建设有定位有抓手……每一项成绩的取得,处处体现着民本思想,报告全文14次提到依法,28次提到人民,为民情怀特别浓厚。“把腰弯得更低,把脚踩得更实,把力用的更大”,市人大代表薛太润说,“‘三牛’精神是什么,怎么知重负重、担当担责,报告不仅敢于‘亮家底’,更善于找差距,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支持‘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这是一份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体现为民情怀、法治精神的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