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年仅21岁的贺昌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贺昌,又名其颖,字伯聪,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青年运动卓越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优秀高级党务工作者,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主要领导人,中共中央委员中最年轻有为精通多种领导工作的英才。历任太原团地委书记、中共江浙区委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中央巡视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顺直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1935年3月,贺昌奉命坚守中央苏区,几经战斗,遭敌围困,率部在江西会昌山区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906年1月19日,贺昌出生于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属柳林县)一户知名士绅家庭。受家庭熏陶和时局影响,从小就树立了尚武报国、为民兴利除害的志向。
1920年1月,贺昌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后,经高君宇推荐加入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先后担任太原团支部书记,太原团地委书记等职。192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被选为团中央委员。至1923年春,相继领导了太原正太铁路工人、太原大国民印刷厂工人、太原制革厂工人举行的大罢工。同时,成为吕梁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传播者,吕梁革命运动开展的重要指导者。
1923年,组织将其调往上海,此后,在党内和军内肩负重要职务,并当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相继参加并领导、指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平江起义及井冈山等地区的革命斗争。
贺昌牺牲后,陈毅沉痛赋诗《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吕梁市委史志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