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司瑞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交城县教育系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载体,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教职工最切身的利益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出发,把解决好教职工所思所想所盼的实际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成果检验的标准。
“学校工会设立了托管班,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再也不用为孩子下午放学后没人管发愁了,工会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可以放下心来安心工作了。”交城县新建小学的“爱心托管班”为该校教职员工们解了燃眉之急,教职工子女在托管班里学习、玩耍,让老师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这项举措使大家倍感温暖贴心,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爱心托管班”是该县新建小学工会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的一项普惠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本校教师开会、教研活动、集体办公等课外空档时间,教师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实际问题。
“爱心托管”采用“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工会统筹、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管理,提供放学时段的爱心托管服务。该校设置了专门教室,每天都会有志愿者老师陪着30多个学生们辅导作业。同时,志愿者老师还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猜谜语、讲故事、做手工,让学生们劳逸结合,高效学习,也让教职工家长放心安心。
负责该项目的学校工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还在考虑进一步完善设施,增添内容,为员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益智游戏、创意手工等服务,为他们搭建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平台,减轻大家对子女无人照顾的顾虑和压力,让她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
交城县新建学校负责人董立峰说:“爱心托管班获得了教职工一致好评,我们将继续秉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做好服务,坚持把好事办实办好。”
交城县新建幼儿园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为了切实解决哺乳期女教职工“背奶”的烦恼。
学校工会积极打造女性特殊时期的“家”,不断完善“妈咪小屋”功能,为女教职工妈妈特殊打造温馨氛围,用隔断帘组成单独区域,里面配备沙发、床、母婴书籍等,亲子照片墙加以装饰,让小屋更温馨、有趣,处处散发出体贴的关怀和务实的帮助。“妈咪小屋”不仅为孕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教职工提供孕育及育儿知识,有孕者可舒适休息、哺乳期的女教职工可安心喂奶、宝宝可参加交流活动,为宝妈们互相交流、学习提供空间,成为教职工心中的“爱心驿站”。已累计为10余名教职工、12名婴幼儿提供服务,切实保护了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妈咪小屋’不仅解决了女职工的哺乳难题,满足了广大育龄妇女的需求,还传递着知识和爱,提升了女性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园将继续切实为广大教职工服务,让‘妈咪小屋’成为女教职工亲子教育、妈咪课堂、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读书交流、文体活动的平台。”幼儿园负责人张占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