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

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决定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全市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的决定》出台后吕梁山区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张鹏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省委楼阳生书记也指出,要牢牢确立大保护意识。

吕梁人大出台《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促进林牧协调发展的决定》,很好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很好地贯彻了中央及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对统筹协调林草资源和畜牧产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必将对吕梁畜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吕梁畜牧业将迎来重大调整。

为了使《决定》实施后,吕梁畜牧产业能够更好的有序发展,养殖户收入持续增加。近日,笔者走访了临县的一些养殖户(主要为养羊户)、村干部、与畜牧管理相关的干部,对《决定》实施后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现报告如下,希望能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一、临县放牧的基本情况

目前临县共有养羊户3000余户,养殖羊33.5万只,品种主要有:山羊(约占总数的80%,主要是有绒山羊、少量本地黑山羊),绵羊(约占总数的20%,主要是湖羊、小尾寒羊、杜泊、奥洲白、萨福克、美丽奴、杜湖等),放养的占75%,圈养的占25%。

(一)放养、圈养需饲料对比。放养山羊年均需饲料100克/天、绵羊约200克/天,夏天基本不用补饲,冬天8月份到次年2月需要补饲。圈养山羊年均需饲料500克/天、绵羊650克/天。

(二)放养、圈养经济效益对比。畜牧干部介绍:按今年的行情,放养山羊利润约700元、绵羊1000元,圈养后,每只山羊需增加成本620元,绵羊增加830元。养殖户介绍:放养羊(不分山羊、绵羊)利润200--300元/只,圈养后(不分山羊、绵羊)利润将降至100元/只以下。据村干部介绍:养殖户的说法比较保守,实际上不管是放养还是圈养,利润都要高于养殖户的说法。以现在的放养方式,每只羊平均利润应该在500元左右(个人认为,此说法比较客观)。

(三)养羊市场。近三年,养羊市场很好,不愁卖,利润可观,200只左右的养殖户,年利润全部在10万元以上。临县全县大概有1万余人直接受益,且受益人群大多数是弱劳动力、年龄在50--75岁的人群。

全县肉牛等养殖基本以圈养为主,《决定》实施后,影响不明显。

二、《决定》实施后的主要影响

按照《决定》第五条“新造林地、未成林地、幼林地、有林地、封山育林区以及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草地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地等重要生态区域划定为禁牧区”的规定。《决定》出台后,如果政府不积极介入、干预、扶持,将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决定》束之高阁,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二是《决定》严格实施,养殖户利润大幅下降,影响养羊户收入,部分养羊户面临转行。按照《条例》的相关规定,临县主要属于禁牧区(适合轮牧、休牧的面积较小),特别是沿黄一带,沟壑纵横、石多土少,生态及其脆弱,封山禁牧势在必行。禁牧后,主要问题在于:

(一)羊不适应。临县目前多以养殖山羊为主,山羊喜欢活动,圈养后,活动受限、疫病增多,肉质变差、价格下降(目前放养羊20元/斤,圈养羊17.5元/斤)。

(二)人不适应。传统的放养模式已经历史悠久,不管是放养技术,还是养殖习惯,对养殖户而言均是挑战。

(三)养殖成本加大。圈养后,将出现“三大一小”:饲料成本加大,用药成本加大,圈舍建设成本加大,利润变小。当然,圈养后,劳动强度会降低,据了解,放养200只/人,圈羊300只/人。

三、建议

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如果《决定》真正严格实施,传统养羊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养殖户收入将大幅下降。我认为,林牧矛盾、草牧矛盾不是一纸《决定》就可以根本性解决。各级政府应主动作为、各显神通,多角度、深层次化解《决定》出台后带来的问题,维护《决定》权威、提高养殖户收入,保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

(一)改良品种。山羊变绵羊、劣种变良种,绵羊不喜欢活动,圈养更合适,疾病少、宜粗饲,利润相对也高。据一户湖羊养殖户介绍:每只母湖羊每年平均产1.5胎,每胎平均产仔3只,每只羊羔喂养一月后,可以售卖750--800元,一只母湖羊毛利润可达3300--3600元/年,纯利润也在1000元以上。但湖羊种羊价格昂贵,品相一流的公湖羊售价可达5万元,杜泊、小尾寒羊、杜寒(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湖寒(湖羊、小尾寒羊杂交)、湖杜(湖羊、杜泊杂交)等种羊价格也很高,改良资金压力较大,政府要加强支持与引导。

(二)修建标准化圈舍。放养变圈养后,对圈舍要求提高,圈舍需要适度保暖通风、面积要加大等等,标准化建设羊舍后,利于羊的生长、产仔、疫病防控、节约饲料等,可有效提高养殖利润。但修建资金较大,千只标准羊舍建设费约为60万元,百只标准羊舍建设费约为10万元。建议政府按照乡村振兴的政策给予资金上的扶持。

(三)加大本地饲料研发、加工力度。目前,临县的羊饲料、草料基本为内蒙、山东外调,批发价2800--3500元/吨,秸秆颗粒草料1100--1500元/吨。如果能支持养殖大户利用本地玉米、黄豆、谷子、糜子等秸秆、残次红枣、陈旧粮食为原料加工饲料,成本将大幅降低(预计成本价不超过800元/吨)。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火灾风险,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可以带动红枣销售(红枣是极佳的羊饲料,残次枣售价仅为0.4元/斤,而且数量很大)。

(四)开辟人工牧场。支持大户、合作社流转土地,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柠条、苜蓿等牧草。科学轮牧,加大羊的活动范围,增强羊的抗病能力、提升肉质、减少饲料投喂。

(五)加强技术指导。政府或养殖大户要带头成立技术指导团队,适当给予补贴,强化对放养变圈养后的技术指导,引导养殖户顺利过渡。

(六)加大资金扶持。在放养变圈养的过程中,品种改良、圈舍建设、饲料购买将大幅增加养殖户支出,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利用贷款贴息、圈舍补贴、养殖保险等措施帮助养殖户顺利过渡,并减少养殖风险。 (作者单位:吕梁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