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柳林

北京城市学院深入柳林县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北京城市学院师生与老党员围坐在一起,聆听前辈的光荣事迹,学习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张倩 摄

本报讯 7月12日,跨越720多公里,北京城市学院的11名师生先后来到柳林县三交镇和孟门镇西坡村,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打卡红色地标、寻访英雄模范等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对话先辈,在追寻党的光辉历程中受到教育。据悉,本次北京城市学院已派出12支共计108名大学生和24名指导老师奔赴内蒙古巴彦、张家口、西柏坡等地,开展“青年服务国家,青春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筑牢青年学子信仰之基,增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活动中,师生们先后打卡了刘志丹纪念园、红军东征纪念馆,认真学习了刘志丹将军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参观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重温了入党誓词,齐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更加坚定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随后,师生们来到孟门镇西坡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老党员们围坐在一起座谈交流,零距离接触优秀的老党员们,听他们讲党史颂党恩,讲入党的初衷,讲他们与党的故事以及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学生们也畅所欲言,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在老党员们的分享指导下丰富了自身见闻。座谈会后,师生们带着慰问品来到老党员朱成顺家中,拉着他询问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细节,“我们在那待了一个月,那时候物资紧缺,要是被困到山上,四天不吃不喝是常事,一支烟都是三四个兄弟,一你口,我一口,分着抽……”朱大爷回忆起那段全民皆兵的岁月,不禁感慨的说,“2月17日早上6点战争开始了,我是名运输兵,负责运输子弹、医药、食物等物资。在一次作战中,为了不延误战机,我们几个兄弟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把弹药送到高地,当时给我们记了三等功,以示嘉奖。”老少欢聚,相谈甚欢,最后,朱大爷叮嘱和勉励同学们:希望出生在幸福时代的同学们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努力锻炼身体,日后多为祖国做贡献。

烈士已逝,精神长存。柳林县作为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这片土地上,有贺昌烈士陵园,有三交刘志丹将军殉难处,有六龙山烈士亭,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定信念,从对历史的回望与思考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肩负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复兴的重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北京城市学院学生会指导老师强晶晶在自己的实践日志中这样写道。 (张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