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靳海军:真情帮扶解民忧

□ 本报记者 刘丽霞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能够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是市科技局驻岚县岚城镇北关村工作队长靳海军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靳海军同志201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他主动请缨参加脱贫攻坚工作,由市科技局派驻到岚县岚城镇北关村进行帮扶。帮扶以来,他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主动作为,帮助全村85户贫困户277人实现了脱贫。2018年岚县整县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虽然脱贫攻坚任务一年比一年艰巨,个人辛苦的付出一年胜一年,可他不计较个人得失,用一名普通党员矢志不渝的努力迎来了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为科室负责人,靳海军就一直处于下乡和单位两头兼顾的工作状态,经常是“白天扶贫,晚上科技创新”,周一到周五岚县帮扶,周末单位加班工作,连轴转成为日常。2020年8月双胞胎孩子出生,家里有千斤重担,他都交给家属承担,自己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虽然我的内心充满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党员,责任在前,义不容辞,一定要把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完成好”,靳海军表示。

扶贫工作要坚持扶智与扶志、扶技相结合。三年来,他不断利用大喇叭广播、公示栏、发放宣传资料、走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国家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政策的宣传,使群众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大病报销、养老保险等政策有了基本认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升了全村党员群众对扶贫主体和扶贫工作的认识,激发群众依靠自身自主发展意识,坚定了致富信心。考虑到北关村蔬菜种植特色,他们积极邀请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在北关村开展了特色蔬菜种植、病害虫防治等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此外,针对入户过程中发现的个别群众因特殊原因,对政策不理解或者对脱贫致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情况,他积极主动多次疏导谈心,尽他的所有能力帮助解决困难。“看着他们思想一点一点地得以转变,到后来可以慢慢坐下来和我聊起了他们的生活以及今后的打算,我就充满了成就感,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靳海军说。

立足根本,做强产业促脱贫。在用心帮扶贫困群众的同时,强化产业支撑,拓宽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才是脱贫的根本。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2018年实现了带资入股岚县万肥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项目,入股资金52.4万元,带动贫困人口85户262人增收,年分红收益率达到10%,同时利用村集体破零资金20万元购置玉米收割机、拖拉机、悬耕机、深耕犁农机具,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种植效率,增加集体收入。2019年至2020年25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厂建成,并对外承包。同时基于北关村的自然条件优势,围绕农业科技,正在积极筹划在北关村建立蔬菜育苗基地和蔬菜交易市场,以逐步形成蔬菜育苗、示范、推广一条龙产业,形成村有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有固定收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牢谨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谆谆教导,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苦干实干、接续奋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靳海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