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入脑入心悟思想 用心用力办实事

汾阳市:把“群众需求”作为推动工作新引擎

本报讯 (记者 韩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汾阳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积极行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民服务的实践成果。

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部署会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9次;各党支部专题学习研讨8次。全市20086名党员实现了“四本必读书目人手一套”全覆盖,848个党支部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三本书目全覆盖。坚持常学常新,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夯实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思想根基。

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兴起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滚滚热潮。各级党组织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学习强国、山西好干部在线、汾阳融媒等线上平台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活动和专题讲座、党史知识问答、诵读会等方式,着力在深学深悟、宣传宣讲、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大成效。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史力行,积极主动转作风办实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有效契合、充分融合。截至目前,全市3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主动报到,并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清单”,服务居民1.8万人次,为民办实事900余件,着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在教育方面,开展“关爱孤残儿童”行动,重点关心关注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情况,着力解决残疾和父母双亡儿童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养老方面,建立集体所有、社区自营、面向社会、坚守公益的西苑托老院,打造养老新模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设置企业开办专区,协调市税务局、信用社和刻章公司进驻大厅,增设税务、开户、制印专窗,选派“温情驿站”志愿服务队开展帮办服务,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了从“分头跑、挨个办”到“进一厅、一次办”的转变;在就业方面,组织“技能有梦想,就业有‘位’来”和“2021年汾阳市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00余个,同时全市今年累计组织吕梁山护工、白酒酿造、中式烹调、美容师、保健按摩等各类培训班8批次,培训学员400余人,积极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