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理宇 张志芳
创新体制、完善体系,一个个应急管理的痛点被消除;标本兼治、精准治理,一根根防控风险的立柱被打牢;建强力量、提升能力,一幕幕化险为夷的奇迹被书写……
市应急管理局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大力弘扬吕梁精神,改革奋进、风雨兼程,牢牢抓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紧盯防灾减灾救灾关键点,夯实应急救援基本功,锻造应急铁军、勇担时代重任,以革故鼎新的改革、勇毅笃行的落实,交出安全发展、安康幸福新吕梁的优异答卷。
突出党建引领 深化改革创新
打开时间的维度,2019年1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应急管理局突出党建引领,“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安全”,以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契机,不断强化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完善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新模式,通过集中学习、观看专题教育片、讲党课、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相贯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模范践行训词精神,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维护核心的团队,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团队。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顺平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思想上的指引、行动上的航标。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训词精神为引领,切实扛起神圣职责,抓好重点难点,深化改革创新。” 聚焦重点的精雕细琢,积土成山的点滴探索,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以前瞻未来的眼光推进改革,用因应当下的举措冲破桎梏,在牢牢锚定“安全生产”基本盘,紧盯防灾减灾救灾关键点,夯实应急救援基本功的同时,把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应急管理的“预防针”,不断推进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个到位”抓落实,树牢安全思想防线;“三个聚焦”抓强化,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三个狠抓”重执行,构筑安全防范底线。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两个至上”,把安全生产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来抓,坚决不要带血的GDP。聚焦本质安全,该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抓住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做到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技术培训到位,机械设备管理到位,安全巡视检查到位,安全督查到位;聚焦工作创新,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工作要求,在煤矿、非煤、危化、冶金工贸等行业在全市分别选树打造10户标杆企业,在农村(社区)选树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6个,打造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聚焦安全投入,市应急管理局通过督促企业强化“三基建设”,在高危行业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专项行动,建成2座智能化矿井和15个智能综采工作面,霍州煤电庞庞塔矿率先完成5G专网租赁项目建设,建成全国首坐5G煤矿等,将我市31户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13户运行尾矿库实现100%在线监测监控,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时间是最公正的书写者,从来不会辜负实干者、拼搏者、奋进者。三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实现“三个持续下降”。 放眼吕梁大地,应急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催生创新活力,时时都有新变化,处处展现新气象。
强化标本兼治 有力防控风险
步履铿锵,一往无前。为全力守护安全底线,市应急管理局不断提升应急效能水平,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以“一张图”形式编制17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响应流程和应急救援处置流程。建立《吕梁市自然灾害风险会商制度》《吕梁市军地应急联动机制》等制度,强化部门、军地应急协调联动,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应急联动紧密有序。规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做到依法、及时、准确、全面、客观。优化改革前的28870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类处置方案和执行程序,推进市县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管理工作,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强化跨部门、跨系统综合应急演练和现场指挥工作流程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开展2021年吕梁市森林草原灭火实战演练,通过展示常规灭火、以水灭火、直升机灭火、无信号自组网通信指挥保障等高科技组合灭火技能,进一步检验市县两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积累实战经验,全面提升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能力和处置水平。
责任重于泰山,落实难在方寸。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应急救援保障基金会,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发挥专业力量应急救援作用。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资金80.78万元,及时修订完善全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11部专项预案。组建全市应急管理行业专家库和应急救援专家组,累计已有全省各行业238名专家报名,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和抢险救援决策水平。协助成立吕梁市应急救援基金会,已取得省厅批复同意设立,完成了省民政厅网上名称核准登记,草拟并制定了基金会章程、市政府已批准投入原始资金400万,并解决了办公场所。在吕梁市范围内面向社会招聘30名综合应急救援队员,组建了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主,其余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为辅的自然灾害救援大队;以原有矿山救护大队为基础,组建了矿山救援大队;结合平川四县危险化学品企业分布较为密集的实际情况,依托吕安危化基地,组建危险化学品救援大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面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市应急管理局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和杜绝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在处理临县泰业煤矿“6·16”局部冒顶涉险事故中,科学施救,成功救出被困7人;成功处理岚县太佳高速LNG罐车碰撞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影响……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全市消防、危险化学品、矿山救护、森林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震、社会志愿者等119支,15927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实际行动完成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吕梁应急人依然在路上;应对处置突发险情,吕梁应急人时刻准备着。
提升救援能力 筑牢安全防线
“永远竭诚为民,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褒奖作为最高荣誉,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在服务人民中传递党和政府温暖,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千钧重托,时刻激励着吕梁应急管理队伍勇担使命。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受灾严重。大雨依旧滂沱,郑州却已孤军不再,市应急管理局接到上级调令,于7月21日、22日迅速调集43名消防指战员、调派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20名指战员会同吕梁天龙救援队8名志愿者队员紧急增援郑州。出动依维柯救护车2辆、丰田霸道一辆、箱式货车一辆,携带水域救援服30套、救生衣34套、50米和100米规格绳索装备22条、排水排污设备3台套、对讲机10部、安全仪4套、急救包4套、担架1付以及各类赈灾食品物资291箱(件),于7月23日9时到达郑州市惠济区,历时9天9夜,为300余户业主地下室抽空积水10万余方,河南省发改委主任何雄和山西省支援郑州前方指挥长范家续对大家夜以继日的奋战表示了慰问和感谢。
10月2日至7日,受持续强降雨、上游水库泄洪影响,孝义市河道沿岸15个村庄洪涝灾害严重,孝义灾情时刻牵动着吕梁各县市人民及全国所有爱心人士的心。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勇于担当,34名指战员携带各类救援设备,第一时间奔赴孝义开展抗洪抢险救灾,组织协调调度总计29支队伍800余人,封堵决口4处。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排涝救灾彰显为民情怀。9天9夜,应急队伍在8村30余处受灾点排污排水总计260余万方。累计出动人员1300余人次,动用各类车辆150余辆,耗用各类物料10000余立方米,加固维修道路5.5公里。
践行初心汇聚力量,助力灾区群众共克时艰。为切实帮助灾区群众尽快度过难关,重建家园,我市第一时间组建以市长张广勇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忠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按照“民生优先、救急先行,统筹兼顾、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巩固提升”的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以损毁住房重建修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为重点,统筹抢险救灾、民生保障、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科学评估、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务求实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局党委在第一时间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发出防汛救灾捐款倡议,总计筹款38200元,所筹款项全部汇入吕梁市红十字会指定账户,以实际行动为此次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为有效提高对恶劣天气的防控能力,提升救援效率,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投资20万元建成了“吕梁市一体化自然灾害云图”,通过一体化三维云图信息系统(电子沙盘),将全市辖区内林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源地和重点企业及其他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人员配置等信息数据分布进行扩展标注,将全市地理空间通过平面和三维立体两种模式展示,相关信息数据分图层显示、分图层查询,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各级指挥部与现场人员通过终端APP远距离视频通话等功能。该系统11月6日已于组织专家评审会并验收通过,实现了直观高效,迅速调度指挥的现代化应急模式。
心有忠诚,行有方向。正是吕梁应急系统的全体党员干部将训词精神融入血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思想根基,应急管理队伍的神圣职责与无上荣光在保民平安、为民造福中彰显,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力量在民拥、民赞、民爱中迸发。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未来,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绷紧安全这根弦;健全完善安全体系,闭合安全责任这条链;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这条线;不断完善长效机制,织密安全防范这张网;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提升应急救援水平,锻造应急队伍这支“铁军”;夯实安全基层基础,激活安全本质这个源,为吕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