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研究·协作·交流·共享

——汾州文化研究协作交流年会小记

□ 解德辉

汾州文化研究协作交流专委会,于2018年11月22日组建汾州文化研究群,2019年7月20日挂牌成立。2020年10月24日,在孝义市举办了首届年会,开启以“研究·协作·交流·共享”为主题,以“考察汾州历史文化,探讨汾州历史研究,开展汾州学术交流”为宗旨的系列活动。

三年来,该会会员跋山涉水行走汾州大地,或举办《晋商冀家》出版发行暨晋商冀家研讨会、平遥赵壁子夏庙文化研讨会,或举办“汾水文化”2021年度联谊会,或参观红军东征、汾孝战役、山西凌云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或开展纪念“南下支队在南同蒲铁路支线激战”活动传承红色文化,或赴平遥考察李宏龄故居、段村古堡张家祠堂及段氏宗庙挖掘祠堂文化,或举办平遥段村《老子经》研讨会发掘道教文化……同时,创办《汾州文化研究会》期刊,开辟红色文化、文史考证、晋商文化、汾酒文化、村镇简志、游记散文、人物述林等栏目,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三年来,他们驰而不息,锲而不舍,用脚行走,用眼审视,用脑挖掘,用笔记录,用心宣传,用情歌颂,用文字传播汾州文化,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凝聚,一种新的激情正在迸发,一幅新的画卷正在描绘。

走近平遥县城,感悟文人情怀。古汾州县市的文化学者相聚相识,攀谈交流,虚心讨教,一股浓浓的热情开朗、悉心传教之情怀扑面而来,一张张生疏而熟悉的面孔,一幅幅欢快而贴心的画面,赋予我融入汾州大家庭之自豪感、温馨感与快乐感。

走近年会现场,品味办会主题。“研究·协作·交流·共享”八字主题,令人玩味。所谓“地域”,是指古汾州大地域圈,寓意要跳出汾阳拓展到汾州文化圈,强调了地域联盟,共研共享,实现汾州地域全覆盖;所谓“协作”,主要针对涉及共研性课题,统筹考虑,协作共研。如“茶文化”。所谓“交流”,是指在研究层面上实现互通有无,储存史料;所谓“共享”,是指让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利用,借助《汾州文化研究》期刊推出,以便史料印证,多家共享。

走近汾州大地,感悟深厚文化底蕴。汾州府是山西省明清时期的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汾州(治今汾阳县),明万二十三年(1595)改设府,由原领介休、平遥、孝义三县,增加到二州九县,即汾阳、平遥、介体、孝义、临县、灵石、永宁州(今离石)、宁乡(今中阳)、沁州、沁源、武乡,三十二年,沁州、沁源、武乡分出,府领一州七县。汾州改府,原因很特殊。永宁初年,明成祖封晋王的第四子、六子庆成王、永和王,在汾州修建王府,后来子孙繁衍,分封将军者与日俱增,以至汾州城内府第占去了十分之七八,这些王家子孙为非作歹,与百姓子盾日趋尖锐,知州品级低,无法管束。为加强控制,缓和矛盾,因而升州为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彰显了317年悠久历史。汾州历史厚重,地域广大,人文丰厚,亟需大力保护、传承与弘扬。

走近汾州文化年会,激扬砥砺前行力量。习总书记指出:“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这为汾州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此行,给会员们的感悟是:只有最丰富细腻的心才能善于记录书写历史。广阔的视野,清晰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出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自信,以“玩”的那份雅兴与自在,间或也提高了探寻汾州文化之审美情趣。

汾州文化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汾州有着灿烂的史前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宝贵的革命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要真正打响汾州文化品牌,就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汾州文化产业,提高汾州文化研究水平,进一步展示汾州文化魅力,塑造汾州文化精神。亟需在文化挖掘上下功夫、文化传承上有作为、文化交流上作文章、文化产业上求创意,努力为汾州历史文化长廊谱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