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竹君
几十年前在农村,女子订婚前要到男方家看房子。村里的好人家,标准就是有一孔朝南石头砌的窑洞。好人家娶媳妇就不发愁。和外婆一个院子里住的四奶奶,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在外地工作,老三在家伺服四奶奶。儿子有工作,又有石窑,当然就是村里好人家,媒人给他小儿子介绍了的邻村女子,看房子时一下子就相中了他家。谈到结婚,女子要扯上几身衣裳,当时女子多要出一条棉裤, 就一条棉裤,四奶奶家就不给,一条棉裤就差点把这门亲事黄了,好在媒人再三说合,最后达成了协议,婚后给补上这条棉裤。
四奶奶家过门的新媳妇叫秀萍,一头乌黑的头发,一米六的个子,笑起来有一个迷人的酒窝,是个美人。结婚后,小俩口的生活越过越甜蜜,不觉半年已过。原来说好要给秀萍的棉裤,四奶奶一直不提,秀萍作为新媳妇也不敢追问,一条棉裤就这样拖着。
一年后,秀萍怀孕了,一家人除了高兴,对秀萍也格外的亲热。秀萍乘着一家子高兴,就向四奶奶提出要棉裤:“说好的结婚了就给,这都快一年了怎么还渺无音讯?”四奶奶吱唔着,找了好多理由,反正一句话就是困难,结果一条棉裤还是没有落到实处。
秀萍给四奶奶家生了个大胖小子,生完孩子也正是数九寒天,秀萍又向丈夫提起棉裤的事。棉裤是结婚时四奶奶答应的,丈夫也没有办法。秀萍满肚子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她穿着单裤直奔院子里。数九寒天,秀萍凭单裤站在雪地里,以此要挟婆婆立马把棉裤的事给解决了。在那个贫穷困难的时代,一条棉裤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小事,那会一家人要出门,一条棉裤轮换着穿不是没有,走个亲亲,借衣服穿是常有的事。
几十年后,再见到秀萍时,我问她:“棉裤要到没有?”她笑着说:“没有,那会家里的确困难,我能体谅到婆婆的难处。一家人只要努力,棉裤会有的。这不,现在不说一条,十条也有。我这把年纪了,还赶上了这么好的日子。我从来没有忘记和婆婆讨要棉裤的事,我知道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知足,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