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拆面袋、米袋的时候,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找到了那条关键的“主线”一拉,米、面袋瞬间就被解开了。这个生活小常识说明,干任何事情,找到其主线、抓住其核心,看似纷繁芜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前,我市正强力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那么,何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关键“主线”?在3月25日召开的全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暨培训会上,市委书记孙大军强调,推进基层治理,就要进一步建强乡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为什么抓基层治理,首要的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强?从党的历史上看,著名的“三湾改编”给我们以重要启示。1927年9月,毛泽东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原因,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改编部队,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由此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泽东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现实发展实践看,基层党组织健全、积极发挥作用的农村、企业、社区等都能很好地凝聚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基层治理有办法、有成效,各项事业发展有生机、有活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基层治理乱而无序,各项事业发展不顺畅,甚至停滞不前,群众意见大。
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健全基层党组织,并使其真正起到核心堡垒作用,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畅通无阻到达“神经末梢”,发挥效应。因此,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必须牢牢抓住建强基层党组织这条“主线”。
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了方向:“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市基层党组织要以此为遵循,坚守“战斗堡垒”的政治定位,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使党的意志、党的声音、党的要求及时到达基层,变成党员、群众的行动和力量;不折不扣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办事,坚决执行上级和本级党组织决定,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和改革发展中,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改革发展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的建设融入中心工作,就是我们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法宝”。去年以来,我市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一大批党性强、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党员进入党组织书记队伍,我市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我们相信,随着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基层治理难题也一定会迎刃而解、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