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主与法治·35期

代表建议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对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筛选,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从中确定8件建议作为今年重点办理建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分别领办,市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按照分工牵头所分管的机构对口督办。今日,本报特刊登部分重点建议,以飨读者。

王彩萍:让农业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提升吕梁农业现代化研究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服务吕梁农业生产,更好地服务吕梁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杂豆研究室主任王彩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过去的几年,在一次次田间地头的走访中,在一趟趟种植基地的调研中,作为经济作物研究方面的专家,王彩萍深深地感受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此外,2019年山西农大和山西农科院合署改革以来,该校陆续在省内各地联合设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院,王彩萍也愈发觉得吕梁需要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王彩萍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尽快设立山西农业大学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议》,该建议也是我市今年重点办理的建议。建议中,王彩萍始终觉得设立山西农业大学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是山西农业大学依托经济作物研究所学科、人才、技术及专业实验室基础条件等优势,与吕梁市委、市政府在教育、科技、农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促进校地人才资源充分融合,助推吕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功能农业发展的重要纽带。

6月10日,吕梁市人民政府、山西农业大学共建山西农业大学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举行。这让王彩萍对研究院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说:“希望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农业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深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将研究院打造成吕梁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创新高地、成果引领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吕梁农业高质量发展。”

孙杰连 让孩子们在“双减”中健康成长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提高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指数。市人大代表、离石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孙杰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以来,我市‘双减’正在朝着‘政府有部署、学校有落实、家长有好评’的方向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实质性成效。”

“学生的学业在松绑,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了,但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也面临更大考验。家庭教育促进法能否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按下暂停键,家庭教育又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学业问题?教师奖惩机制应该如何建立?” 为促进“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孙杰连围绕“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幸福教育,与同为市人大代表的高永红在我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共同提出了《关于促进“双减”政策落实的建议》。

孙杰连提出,深入落实“双减”需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系统推进。要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强化培育,建立难度适中、层级分明的作业设计规划,使家庭教育真正与学校教育互补,形成支撑合力,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要建立并完善教师奖惩机制。落实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弹性上下班制”“延时服务费用标准”,严厉打击在职教师课外有偿补课,创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能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之一,我感到很荣幸,希望通过‘双减’政策的落实,可以真正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孙杰连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也会继续认真履职尽责,密切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不负百姓对我们人大代表的期望。”

党红艳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要提速

□ 本报记者 王瑞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以切实解决悬空老人、残疾人和身体不便者上下楼难题,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条件。”市人大代表党红艳在今年市“两会”上提出了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具体建议。

党红艳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城市化、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市区、城区高层住宅、高档小区林立,这些住宅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资源。但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存在大量的十年、二十年,甚者年代更久远的老旧小区,其硬件设施却不容乐观,原有步梯楼道狭窄,甚者楼道内无灯光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安全。而这些小区的住户多为老年人或者老年人带着孙辈幼童居住,上下楼梯都是巨大的困难。同在一个城市中,形成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

为切实了解老旧小区中居民的对于居住体验和加装电梯需求,党红艳在提出建议前,走访了许多老旧小区居民,倾听居民的心声与意见。调研后得知,吕梁市市区部分小区已经完成了加装电梯项目,但仍有很多小区没有加装电梯。她说“通过走访调研,加装电梯成为他们一直以来的需求与期盼,也促使我把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在今年人代会中提出来”。

建议一经提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也成为市人大常委会今年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党红艳倍感振奋。

党红艳建议,相关部门应加速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进度,同时要真正倾听民众的心声,不采取一刀切的推进,及时解决现实情况,让老旧小区的新老住户都能有良好的居住体验感和生活幸福感。

武丽云: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王瑞

市人大代表、市工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武丽云近年来一直关注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她说,面对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的局面,传统煤化工项目亟需以新带旧、以投资促创新、以先进产能驱动产业升级,发展氢能产业是突破这一瓶颈的现实选择。

据介绍,就吕梁来说,我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焦化产业,截至目前,总产能已达4000多万吨,生产运行的3200万吨焦化产能,年可生产焦炭2500万吨,焦炉煤气约50亿立方米,而焦炉气中含氢量达55%以上,是业内公认的当前技术条件下最经济的氢气来源。制氢成本仅为0.7—0.8元/立方米,远低于化石燃料制氢成本,相当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1/3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武丽云建议,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氢能产业向产业基础较好、煤源优势明显、环境容量充裕的地区集中,发展区域氢能产业。要加大对氢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高效低耗制氢技术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纳入市级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联盟,初步形成涵盖制氢、储氢、输氢、氢安全及氢能源汽车的全流程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培育一批从事低成本制氢、储氢材料、氢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企业。

武丽云的建议一经提出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成为市人大常委会今年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武丽云备受鼓舞,她说:“之后也会持续关注氢能产业的发展情况,围绕我市具体情况提出更多有效可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