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慧霞
栀子花开的季节,朵朵素白点缀枝头,清风徐来,幽香弥漫,沁人心脾。
四月中旬的时候,栀子树长得枝繁叶茂,枝头上冒出许多嫩黄色的小芽,看形状却又不是叶片,那便是新打出的小花苞了。到了五月,那些娇嫩的小花苞渐渐长大了,绿里透着点白,此时,大多数的栀子花羞涩地低着头,紧紧地收拢着花瓣。六七月是栀子花开得最灿烂的时节,郁郁葱葱的绿叶枝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那便是怒放的栀子花了。此时,洁白似雪的栀子花展开质感滑腻、如脂如膏的花瓣,露出黄色的花蕊,花香清新馥郁。
栀子花的种植,古来即有,文人墨客莫不喜欢,成为诗词歌赋的常咏之物。唐代诗人杜甫在《栀子》一诗中写道:“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韩愈在《山石》一诗中写道:“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明代诗人丰坊诗云:“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
有一年,我在江南古镇,青石路边有个女孩在叫卖栀子花,声音清如山泉,双眸深如清塘。那一篮篮洁白的栀子花如襁褓婴儿,粉嫩,静美。人和花相得益彰,如妙手偶得的山水画轴。买两个小花环戴在手上,周身弥漫着一股清香。又买了几朵栀子插在花瓶里,闲来看那洁白的花朵,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让一整天的忙碌有了诗意。想起少年时,总喜欢跑去对面的邻居家,合着栀子的绿叶,折下几枝,拿回来放在书包里,或是别在衣扣里,总觉得看不够它的洁白,闻不够它的清香。
在很多地方,栀子花是用来做菜的。将刚开的栀子花大朵摘下,去除花蕊和花萼,专留下肥硕嫩白的花瓣。舀清水烧开,放入新鲜的栀子花稍稍焯上一焯,待颜色变为微黄时捞起。这样的花瓣,拌点蒜泥,放菜籽油里清炒,据说脆嫩而鲜美。而且,它还可以入药,有泻火除烦,消炎祛热、清热解毒之功效。
周末,我特地去花卉市场买了几盆栀子花栽种在庭院里,每天再忙碌,也会在栀子花前停留片刻。唐代张祜诗云:“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在这繁杂的生活中,能有哪种惊喜比得上突遇一院花香来得更纯粹、更雅致呢?
百花皆有语,我独爱栀子的单纯洁白。花正开、香满怀,栀子谐音“执子”,寓意我们要握住流年之手,淡看繁华过眼,惟余一脉清香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