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星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市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切实将金融服务业提质增效、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稳企纾困力度,助力全市经济稳步发展。市金融办主任李计平接受了采访。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在稳市场、降成本、促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基本达到了‘增量、扩面、降本、增效’。特别是贷款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08.5亿元,较年初增加414.25亿元,增长12.96%;各项贷款余额1495.21亿元,较年初增加123.22亿元,增长8.98%,为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李计平介绍。
稳经济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金融政策是稳经济的核心。“这次出台金融政策可以概况为‘三个导向’。一是体现问题导向,力求精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体现效果导向,对于每一条政策举措都明确实施路径和责任部门。在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稳定普惠小微贷款存量、扩大增量。三是体现创新导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比如建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高融资对接效率;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白名单’企业融资支持等等。”李计平说。
为了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市金融办制定了《地方金融支持稳经济政策措施行动方案》,开展五项专项行动,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成本持续下降。
“一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扩量提质’行动,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活动,提高融资对接效率。二是开展普惠小微融资‘扩增稳存’行动,建立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无贷户‘两张名单’,动态推送银行机构,提高首贷户的获贷率。三是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增量降费’行动,加强担保机构与银行‘总对总’合作。四是开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扩面倍增’行动,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大考核奖励,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挂牌。五是开展股权融资‘锻长补短’行动,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对接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和保险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李计平说。
“下一步,市金融办将狠抓金融政策的传导落实,引导和督促驻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力争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完成预期目标,创优金融发展环境,为吕梁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注入‘金融力量’,助力吕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计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