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广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民心工程,不断强化创建举措、丰富创建内涵,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吕梁的城市环境更美丽了、文明程度更高了、社会更和谐了,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要清醒看到,创城工作问题依然较多。特别是在最近开展的两次模拟测评中,尽管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也涌现出来36个首批创建文明城市示范点位,但对标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一些点位在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文明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解决,文明创建就是空谈。
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前,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到了攻坚冲刺阶段,如何用好两个多月时间,圆满实现创城达标呢?各级各部门只有严格对照测评体系和实地测评标准,对标对表找差距,从细微处入手,往细节上用力,确保不留下一块死角、不放过一个漏洞、不忽略一处盲点,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
对标对表就要选准位置,找出差距,补齐短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着严格的测评标准,任何一项工作存在短板都会影响到“大考”的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紧扣测评体系补短板,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查什么备什么,确保“硬件”过得硬、“软件”不丢分。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忌将“创建”等同于“花钱”“搞活动”“额外的负担”,以“没钱”为借口,无限推迟创建工作;要认真研读标准,与本职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强化创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忌造成创建“盲目”“随意”“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局面;要坚守“创建为民”的原则,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对标对表就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主攻薄弱环节。在创建的冲刺阶段,我们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着破瓶颈、解死结、攻碉堡、拔钉子等问题,必须集中力量,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坚决啃下“硬骨头”。各责任单位要在解决好模拟测评暴露问题的基础上自我“找茬”、自我加压,以问题所在、短板所在作为突破口,深入一线考察调研,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去查问题,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去找不足;要对标对表分析研究,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对照,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检点,逐项逐条找差距,盯住标准补短板,打一场突出问题的歼灭战,推动创文工作全面提升。
对标对表就要在“细”上下功夫,在“实”上做文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标多、考核细、要求严、难度大,尽管我市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模拟实测还是暴露出了诸如一些单位、营业网点门前“六包”落实不到位、有些街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行人闯红灯以及一些点位得分不到80分等问题。这就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在创文冲刺最后阶段,从整体着眼,从细微处入手,认真落实门前“六包”、小区包联共建机制、进一步深化“文明交通我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只有把每一个文明细节都做实做到位,让公共秩序经得起“细评”、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基础设施经得起“细查”,才能实现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