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度的积分公布了,你积了多少分?”“前两个月扣分了吗?”炎炎夏日,“积分”成为了交城县西社镇党员干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这个话题还得从今年6月份说起。
西社镇为解决农村基层党员活动开展难、流动党员管理难、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等问题,在全镇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根据《交城县村(社区)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西社镇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试点任务实施方案》,率先在南堡村、西社村、大岩头村展开全面试点,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积分细则,由专人负责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全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后,该镇大岩头村率先将这一管理办法推广。根据不同类型,大岩头村对村内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由村支部委员统一管理,将上级组织文件精神、学习内容、支部重要活动、村务工作等相关资料统一进行传达。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法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实现全覆盖,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向心力。
“现在村里组织活动,微信群里一通知,党员就集中到一起来了,我们将每月25日确定为‘党员志愿服务日’,党员们参加清理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非常积极。” 大岩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文斌说,“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大家都是你追我赶,生怕自己垫底,现在我们村里不仅是学习,各项工作大部分都是党员带着群众干。”
西社镇党委副书记张雁飞告诉记者:“全镇立足党员实际和岗位职责,根据不同类型的党员特点,分类合理积分,实现精准化管理。通过强化量化管理,将党员岗位履职、遵章守纪、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量化,并每季度将积分情况在大会和公示栏中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相互监督,阳光操作。健全奖惩机制,将党员积分与考核管理、评优树先结合起来,做到抓常、抓细、抓长。”
“做得好加分,做不好的当然就要被扣分了,每个季度都要评一评、比一比,好和不好一目了然。我是一名老党员了,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拖后腿!”69岁的老党员张明真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家都逐渐对积分考核重视起来。因为,如果不合格,不仅会被扣分,更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张雁飞说,“定期的积分排名和公示,给大家带来极大触动,有效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如今,通过小小积分,解决了党员服务群众量化难的问题,提高了党员的宗旨意识,激发了党员干部新活力,西社镇呈现出了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