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实验,当你用手指堵住自己的其中一个鼻孔,很好,呼吸非常顺畅;再换着堵住另外一只鼻孔,诶怎么回事?怎么鼻子不通气了?为什么会感觉呼吸不畅?
鼻循环是什么?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一个鼻孔处于主要的工作状态来进行呼吸,而另一个鼻孔的呼吸量很少,处于暂时的休息状态。过一段时间另外一只鼻孔开始工作,先前工作的鼻孔则进入休息状态。这种交替工作和休息的过程就叫做鼻循环。
我们平时吸入和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只通过一个鼻孔进出,只有少部分气体会通过另一个鼻孔,因此两个鼻孔总是一侧通一侧相对不通。事实上,无论是正常还是感冒的状态下,鼻循环都是一直存在的。
鼻循环的两个作用
鼻子是肺部联通世界的门户,而我们的肺部一直需要温暖、潮湿、干净的空气,这个时候,鼻子就充当起“保温桶”和“加湿器”的角色,使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温暖和湿润。
如果我们呼吸到大量寒冷干燥的空气,就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损害,甚至导致鼻腔破裂出血。这种保持呼吸道湿润的细毛叫做纤毛,长时间的工作会使纤毛变干,从而无法将粘液和空气中的微粒带出肺部。通过限制流经纤毛的空气量,可以让它们得到暂时的休息和放松,而鼻循环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此外,气味是对空气中自由漂浮的化学物质的检测,这些化合物会与我们鼻子中的受体相遇并形成化学键,然后向大脑发送一个信号,此时大脑就会知道:“哦,我好像闻到了什么气味”。有些气味的化学物质更容易附着到鼻腔感受器上,这些“较粘”的气味需要更快的空气流速以便受体对其进行捕捉,否则它们会被卡在鼻子入口处,不被后面的感受器察觉。相比之下,“粘性”较差的气味则需要较慢的气流,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在流过鼻腔之前与受体结合。鼻循环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差异,限制一侧气流,流通另一侧气流,让我们能够闻到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气味。
感冒时为什么会鼻塞?
当人体感冒的时候,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鼻子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会扩张,使腺体增大,鼻腔粘膜充血肿大,另外鼻腔中也会分泌很多的粘液。对于原本处于休息状态的鼻孔而言,原本气流流速就很小,而感冒时在粘膜水肿和粘液分泌的作用下,这回气流可以说是被彻底堵上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只剩下一个鼻孔通气。
感冒时可以通过热敷、清洗鼻腔和按摩穴位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鼻腔黏膜的水肿和渗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