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疫”线“奔走者”

——离石区莲花池街道六一街社区网格员抗疫小记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在离石区六一街社区,疫情期间“奔走者”不在少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凌晨6点前就已经全部到岗,开始当天的核酸检测各项准备工作。为防止人员流动,市区的核酸采集不再集中在原来的核酸点位,而是分组在小区同时逐楼逐单元进行。7点整,他们便开始带领医务人员穿梭在大街小巷,维护核酸检测队伍的秩序,提醒居民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提醒居民准备好核酸采样码,为不熟悉扫码操作的居民及时提供帮助,耐心解答居民的问题,安抚居民情绪,他们用实际行动筑起防疫坚实壁垒,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六一街社区的辖区包括35个小区,6大散户区,除了对小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散户区每条街巷都设置核酸采样点,共设置26个核酸点。六一街社区网格员刘小艳告诉记者:“我们还组织6个小区党支部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召集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共256人,共同守护各个卡口,维持核酸点秩序。同时,邀请中志协应急委吕梁服务队等对辖区进行了全面防疫消杀。”

在疫情突发期间,他们经常几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是社区网格员,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进行点对点对接,带领医护人员为行动不方便的群众以及辖区银行、酒店、学校等进行上门核酸。与此同时,为满足大家日常生活,他们通过网格微信群的形式,帮大家订购生活物资,并按照大家需求及时与超市、药店对接,物资到货后在第一时间将大家订的生活物资一一送达。只要辖区居民有需求,他们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每次临走时都不忘再三叮嘱:“有事尽管和我们联系,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

10月28日,今音大厦17层的一位住户下楼做核酸没带钥匙,做完核酸后发现无法回家,便向网格员乔雪琴寻求帮助。乔雪琴立即在社区志愿者群内发起求助,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专业开锁人员的回应。乔雪琴说:“有了开锁的志愿者,但是志愿者无法自行前往,我就骑着电动车前往志愿者家接到今音大厦帮助住户开锁,等开锁结束后又把志愿者送回家。”

“家里预备的胰岛素用完了,现在无法出门购买。”11月3日,社区委员刘苗苗接到辖区世纪花苑小区的居民求助电话。刘苗苗告诉记者:“由于胰岛素是处方药,接到电话后我就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把药盒拍照发至各微信群进行多方求助,最终拿着处方在市人民医院购买了同厂家的同款药品送至老人家中,缓解了老人的用药困难。”

“11月5日下午,我正在为辖区居民代缴电费,突然收到了辖区煤炭北院一位老人的求助。”网格员白小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依旧历历在目,她说:“当时老人手臂上的留置针头折到了血管内,情况十分紧急,我一边带着老人往路边走,一边联系社区委员贺毅鹏前来帮忙,第一时间将老人送至了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九天的时间里,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总能看到网格员的身影,他们用默默的付出温暖着这个城市。这些仅仅是六一街社区网格员在抗击疫情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暖心故事在不停地发生着,他们不畏困难、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区第一书记李艳玲说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辖区店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及测温、扫码和限时限流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并根据常态化核酸要求,继续在世纪广场核酸检测点值岗扫码,维持秩序,保证居民正常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为辖区住户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