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 苏小瑞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地位,能激励学生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并在实践中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均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在相互促进和影响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其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创设轻松、和谐和平等的学习氛围,调动后进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情绪,为其注入持久学习动力。再次,强化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发现和分析问题,基于一系列思维活动来总结语法规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来实现学生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目标。

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其一,活动话题选择。活动话题内容的选择存在偏差,可能偏离实际情况,弱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其二,活动前期准备工作。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大多数是简单准备后就展开,未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基础、需要来进行针对性设计,会挫伤学生参与积极性,弱化学生学习成果。

其三,小组合作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存在抵触、畏难情绪,难以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活动体验感缺失。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

(一)创建合理的小组模式

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如图1分组。按照数字顺序,1是学习能力最强,4是学习能力最弱的,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和帮助,1可以为2和4提供辅导帮助,2为3提供帮助。除了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也可以同邻近小组之间交流互动。通过此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对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作用。

图1 小组合作

(二)明确小组分工

在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后,应该明确小组成员的各自分工,展现各自优势,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注重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需要学生养成较强的团队意识。选择有组织能力、成绩优异的1号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统筹小组整体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检验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成绩中上等的2号学生可以负责学习成果总结汇报,担任小组发言人职责;成绩较差的3、4号学生可以负责小组学习成果记录和监督,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身观点,积极参与到小组交流合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成员之间角色分工并非长期固定的,可以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分工,展现不同的价值,获得丰富的合作学习感受,在相互促进下来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后,可以大大降低教师教学强度,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学生参与机会更多,对于提升学习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三)布置合适学习任务

在划分多个学习小组后,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小组学习水平选择最佳的活动议题,布置难易程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同时,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筛选学习相关的词汇、句型结构等内容,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同时,拓宽知识面,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该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习知识并非唯一目的,而是要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锻炼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后续学习深化具有奠基作用。将小组看作是一个整体,每个成员表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推行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总结评价等方式,可以提升评价全面性,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和不足,指导改进,最终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促进下,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还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发展。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附属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