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梁森:这位“排头兵”有副热心肠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赵朋生

一份担当,考验着一名领导干部的奉献精神;一项任务,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在职工的眼里,他既是安装工作的“带头人”,也是安全质量的“把关人”,还是职工群众的“热心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队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拼搏奉献,奋力争先,为瑞隆矿的安全生产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他就是位于方山县的山西冀中金晖瑞隆矿安装准备队队长梁森。

作为一队之长,梁森总是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搞好区队安全生产当作自己的责任田,精心耕耘。他常说:“作为一名队长就应该事事考虑在职工前面,事事走在职工前面,艰巨任务带头冲在职工前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5205工作面扩帮期间,受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老巷纵横交错,严重地制约了正常的生产,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以身作则,坚持每天下井与工人一起加强扩帮后的超前段支护,严格落实好矿压防治措施,将问题在现场解决,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在8117工作面的安装完毕的同时,梁森服从矿领导的安排,在8117工作面开展了出煤工作;为提高本矿生产指标,增加煤炭生产能力,响应冀中能源集团“增节降”的号召,采取了8117工作面顺槽放煤的措施,大大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为矿增加了收入。

梁森认为:“只有把工程质量抓上去了,安全才有保障,作为一名队长,只抓任务不顾安全质量那就是蛮干,不为职工安全负责那就是罪人。”正是这种工作态度,他带领的队伍在工作中从未出现过工伤事故。为此,他对生产现场抓工程质量一点也不含糊。一次,他下井检查工作,发现自己的老乡小刘负责的岗位多处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罚了该同志200元,并在职工会上教育职工要引以为戒,很多同事都说他对工程质量太严格、太苛刻。但他却说:工程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工程质量不合格,出了事故,对企业、对职工都是损失,后悔也来不及了。

此事过后每个班组工程质量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全队在质量标准化上,形成了从严从细治理的新风尚,他以严厉的管理手段使全区队质量标准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

作为队长,梁森不仅在工作上针对职工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分工,更在工作之余不忘关心职工生活,同事遇到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体贴入微、悉心照料。“有困难,找队长”已经成为职工们的共识,

梁森有句口头禅:“能在一起工作是缘分,大家就是一家人,不管谁有困难,都应该互相关照。”今年春节期间,一名职工在春节串亲戚时突遇交通事故,他第一时间就去伤者家中看望,并带去了500元钱。

今年2月新招到矿的3名新工人,由于煤矿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使得这些新职工产生畏难情绪,出勤率低,梁森就以一名老大哥的身份经常跟新工人谈心,讲解煤矿生活,帮助新职工迅速融入区队这个大家庭,告诉新工人要从点滴做起,年轻人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平凡岗位也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使新工人坚定了奉献煤业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