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党建引领, 激活小区自治“一池春水”

刘小宇 摄

康桂芳 摄

王卫斌 摄

冯凯治 摄

编者按: 4月10日晚,市委书记孙大军深入离石区滨河街道美景华庭小区就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进行调研时强调,要着力建强小区党支部,做好居民自治这篇“大文章”;4月18日,全市城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部署推进村改社区、小区党建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市城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社区治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扬党的旗帜,团结带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说白了就是要通过党建引领,让小区居民当好主人翁,齐心协力,自我管理小区的日常事务。为了更好地在全市营造党建引领,推动小区自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今天,本刊联合记者部特推出“党建引领,激活小区自治‘一池春水’”特刊,积极宣传报道离石区小区自治的典型经验,纵深推进全市党建引领小区自治工作。

离石区龙居轩小区

支部建在小区上 服务群众零距离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党支部就是小区的总管,如今楼门前安装了充电桩,电动自行车存放有序了,头顶的飞线藏起来了,漂亮的花箱焕发生机,安全得到了保障,小区变漂亮了,住得更舒心了。”离石区龙居轩小区的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向小区延伸带来的便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听民声方能解民忧,为更好地完善民生服务项目清单,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质量水平,党员干部听取民声民意,最大限度解决民生需求、保障居民利益。

“没办法,小区没有集中充电装置,只能在家里充电”“知道高空拉线充电的行为太危险了,但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充电。”因缺失集中充电场所造成的电动车入户、飞线充电是小区居民反映次数最多,也最强烈的难题,小区居民纷纷建议在小区内增设充电桩。针对这些问题、意见及建议,龙居轩小区党支部书记高永顺就怎么装、哪里装、装多少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后,按需求安装了充电插头投入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

除了居民私拉电线,空中飞线也是令居民担忧的问题。“飞线”不仅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但由于涉及多家通信运营商,前期管理混乱,迟迟未能解决。龙居轩党支部多次与通信运营商进行沟通协调,实施了小区线路规整改造项目,对空中飞线进行了穿管整理。“这次飞线规整带来的变化我们这些老居民最清楚了,以前小区里各类电线私拉乱挂、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感觉头顶的天变敞亮了,整个小区环境也焕然一新,不仅安全隐患消除了,而且看上去也更美观了。”“小区变美了,天空干净了,我们的心情也舒坦了。”小区居民们对飞线规整工作连连叫好。

针对平时听到、看到的其他诸如楼道保洁、规范停车位、设置快递柜、垃圾分类等小区管理方面各类问题交流探讨,提出意见建议,小区党支部会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在解决小区矛盾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事情共商、难题共解”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集中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激发党员提升服务意识,鼓励积极参与小区说事议事,提升小区自治能力。小区党支部每周组织小区居民开展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高永顺说。

离石区滨河佳苑小区

小小“议事亭”搭建 居民自治“大舞台”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走进离石区滨河佳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简单质朴的木质回廊亭,两排整洁的座椅上有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闲聊,一旁的孩子们正在嬉戏打闹,亭子上方盘绕着的干枯树干,仔细看已经发出了新的嫩芽。过去这里只是住户们乘凉、休憩、聊天的地方,如今它有了新功能,也有了新的名字——议事亭。

“我们可以划定一个区域专门进行非机动车的停放。”“可以将角落、空地一些范围利用起来进行规划停车”“咱们小区南北楼,共282户,平均每户至少1辆非机动车,最少300辆,非机动车管理难,确实需要分区域进行划分,一起商量解决一下。”……

前不久,就在这个小小的回廊亭里,一场围绕规范滨河佳苑非机动车管理以及“僵尸车”的居民议事大会举行。在现场,社区第一书记、街道组宣员、社区干警代表、小区住户代表、网格员、物业人员等十多人围坐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从前期的收集问题到确定议题再到协商议事,以及后续的分层落实,跟踪反馈。回廊亭摇身一变成了社情民意集中地,成了小区、物业和住户这三方“活动阵地”。

“这是我入住小区几年来第一次参与这样居民议事会议,特别感动,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近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滨河佳苑小区网格长吴静一边走一边向记者感叹。

滨河佳苑小区隶属于城东社区,有南北2栋住宅楼,共6个单元,居住282户740人。小区院子面积窄,再加之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随着小区内电动车、自行车不断增加,混乱停车无秩序停车长期占用公共车位及消防通道,给住户生活出现带来极大不变,久而久之抱怨声音与日俱增。

2022年10月小区成立党支部,作为物业经理的吴新平担任物业党支部书记一职,“既是小区物业经理,也是物业党支部书记,两种身份交叉为解决小区治理问题提供了不少便利。”吴新平介绍,小区党支部成立后,共有2名支部委员,共有党员106人,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凝聚起党员力量,以“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组织体系,积极开展“说事议事”,制定社区物业党理联建工作说事议事会议制度和居民评议制度并第一时间将困扰住户的问题提上日程。

“尤其是‘议事亭’建立以来,在社区的协调下我们联合物业总共组织开展了6次‘说事议事’会议,协调解决住户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和困扰住户的烦心事、揪心事5件。”小区说事议事负责人王赛说。

记者看到,在小区南北楼的各个门口已经划定了非机动车区域,一辆辆电动车、自行车整齐摆在停车区域内。

离石区龙凤嘉园

党建之花扮靓幸福小区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去年以来,我们龙凤嘉园小区通过党支部、物业、物业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动,探索推行‘三聚三增’工作法,打造‘聚邻敦睦、和美嘉园’党建品牌,推动小区组织体系聚合化、居民自治机制化、服务群众贴心化,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小区和美的新局面正在形成。”离石区莲花池街道昌茂社区党委书记高虹介绍说。

党员起带头,群众跟着走。针对小区的特殊情况,去年以来,龙凤嘉园小区党支部探索推行“三聚三增”工作法,提升小区治理能力。通过“红色物业”聚民心,增强共建合力。通过持续完善“党建+网格”治理体系,大力推行物业党建联建,积极创新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建立起“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党员中心户建在单元,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居民”的小区党建架构,将所有在小区工作、生活的党员、群众全部纳入组织管理。8名党员中心户兼任网格联络员,将党建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高度融合,形成党建+网格的治理体系。通过“说事议事”聚共识,增强共治活力。灵活把握“说事议事”的时间和形式,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网格员、小区党支部成员、网格助理员、物管会成员、物业负责人、所涉业主共同参与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最终说服养狗的业主清理了门房附近的狗笼,恢复清洁的生活环境,顺利解决了小区住户几年来一直想解决但又解决不了的难题。目前小区已开展“说事议事”6次,协商制定了邻里公约,解决了烧烤导致的油污问题、小区公共场所狗笼清理、楼顶漏水等5个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助服务”聚人气,增强共享魅力。小区不断完善党群服务功能,打造了集“党建嘉话”“我嘉书屋”“妇女微嘉”“爱心驿站”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站,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服务。以同一住宅单元内的业主组建邻里帮帮团,在接送孩子等方面守望相助,实现“一家有事,全团帮忙”。引入城南幼儿园、“蒲公英”“夕阳红”等5支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爱心托管班”“文艺宣传”“法律咨询”等贴心服务。

党建引领下的物业党建联建和“说事议事”机制双重发力,形成的“三聚三增”工作法初显成效,小区治理格局由原来的物业独舞到现在的多元共建,居民告别了昔日的脏乱差,实现了向院内整洁美观、车辆停放有序、居民凝心聚力的方向转变,“聚邻敦睦、和美嘉园”的龙凤嘉园小区正在逐步形成。

离石区龙腾花苑小区

让党旗高高飘扬 让服务深入人心

□ 本报记者 高茜

“自从小区加装了电梯,再也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爬楼梯了,真是办了大好事!”家住龙腾花苑小区的马丽英买完菜等电梯回家时,开心地跟记者说着。小区加装电梯是马丽英口中的一大好事,更是党建引领基层“微治理”的生动缩影。

龙腾花苑小区2004年建于离石区龙凤南大街96号,是原离石区城建局的宿舍区(后整体划归吕梁市住建局)。走进共3栋总户数102户的小区里,谦让有礼、睦邻友好的氛围扑面而来,毫无“对面不相识”的陌生感。小区内主干道宽敞干净,楼层外立面粉饰一新,邻里和睦、环境整洁的美丽温馨图景在龙腾花苑随处可见。

此前这里也曾历经煎熬:2002年房改后小区与单位脱钩,也没有及时引进物业服务企业,导致各项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主干道坑洼狭窄,小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小区绿化、管网改造、智能门禁、电梯加装等长期困扰居民和影响小区和谐的历史遗留问题都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出台后,电梯加装的事情更是在小区内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一跃成为小区最需要解决的急切问题。

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在哪里。莲花池街道以实干给出答案:把支部建到小区里,服务沉到家门口,着力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去年以来,昌宁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动组织在小区建立、资源在小区集聚、难题在小区化解,用走心服务和工作实效提升基层治理大效能。首当其冲的就是积极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支部成立后,小区积极将党组织工作向网格楼栋延伸,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普通党员”的五级组织架构,逐级动员集中党员力量,以党员带家庭、家庭带邻里、邻里带楼栋、楼栋带小区,67名党员在支部引领下逐步成为小区服务与治理的“主心骨”。在小区“一核引领、多元共建”的原则下,在职党员带头示范干,居民积极参与,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的“党建+志愿服务”体系应运而生,小区活力满满。

“组织成立起来后,首先就是要解决小区居民最愁的事情。但是加装电梯这件事难呐,取得居民共识难、共筹资金难、项目工程推进难!”小区支部书记田云清感慨地说。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解决这件事情上,田云清多次召集小区党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召开大会,组织居民“说事议事”,入户政策讲解,由电梯安装公司技术人员现场通过视频向大家讲解电梯的材质、安装过程等,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加装电梯的“三无两有”工作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该小区9个单元全部加装电梯,已正常投入使用,此项目不仅解决了小区居民的难题,更成为了全市的示范和亮点。

“支部建到小区,温暖万家灯火,让居民烦心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居民们满意的笑脸就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看着已然“蝶变”的小区,田云清信心满满地说道。

离石区上品嘉园小区

党建引领让“问题小区” 变身美好家园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说到自家小区的变化,离石区文昌路社区上品嘉园小区的居民纷纷点赞:“有没有党组织,真的大不一样!”走进小区放眼望去,道路干净、墙体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目之所及皆是风景。去年以来,社区以党建引领,打开了治理新格局,让小区实现了“逆龄生长”。

据了解,小区建成于2008年,属于上水村民自筹自建,没有完整统一的物业管理体系,导致小区成为居民口中的“问题小区”。小区范围有十一栋楼,小区居民约415户。起初,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路面破损、楼顶漏水、墙皮脱落、公共设施老化、供热供水管网二次需改造、停车场没有统一规划小区无人管理,楼道内杂物堆积、脏乱差现象严重,尤其是小区的用电、入网等线缆,都是架空走线,挂在小区居民楼外墙。

“我们通过打造提升老旧小区,有效提升了小区自治水平和成效。现在的小区干净、整洁、舒适,房价上去了,上品嘉园许多搬出去的居民也回来生活了,大家的幸福感得到了很大提升。”文昌路社区书记范娟娟说。

换车库道闸、设置小区门禁系统、维修小区路灯及监控、墙面翻新……“以前这小区道路坑坑洼洼的,上面各种线路像蛛网一样散开,显得非常凌乱,小区停车杂乱无章,现在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间更宽阔了,环境也更舒心了。”社区的居民王红旺谈及小区变化时连连称赞。

“去年,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需要拆除居民自建的彩钢房,由于涉及面广拆除一度陷入停滞。小区支部书记高吕建介绍,面对项目“推进难”困境,小区党支部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主动带头上门劝说拆小区违建除彩钢房,最终11个个人彩钢房全部拆除,为小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2022年打造了党群服务站,以党建+物业+商企‘3+N’服务模式和小站点、大服务、多辐射的服务理念。”高吕建介绍说,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党建+物业+商企“3+N”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党群服务站建设,推动实现基层党建网格、社会治理全科网格、警务工作网格“三网融合”,专职网格员、便民服务员、消防巡查员“三员融合”,便民餐厅、便民优选、便民驿站“三便民融合”的33融合机制,不断提升“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能力,一站式解决居民烦心事、闹心事。

其中,小区(网格)党支部引领物管会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党员、居民中心户通过网格巡查、入户走访、议事协商等方式,精细化开展小区治理,持续解决邻里矛盾纠纷、公共设施维修公共秩序规范等问题,形成了“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上品嘉园小区将通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统筹、物业服务企业+物管会支撑、其他驻地商企+社会组织共建”,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真正意义上让老年人在小区找到归属感,年轻人在小区找到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