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见证时代,他们在路上记者节特别报道

再访张家塔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刚做记者时,我走访过张家塔。

11月1日,跟随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行走黄河看吕梁”活动再次踏上方山县张家塔村。早上8点一早从岚县出发,10点多就到了张家塔村口,车没有停留直径开到了村中心停车场。

还未下车,老远就听到了讲解员赵建花的声音,她已经早早等候在村头,记得上次她说,“想把村里每个故事讲给游客听。”不一会她脸上的笑容就被人群紧紧包裹着,人流也随着她的讲解穿梭于一个个甬道。

“呀,小康记者也来了!”人群中,村书记王军峰看到了我,热情走上前和我握手,“村里的河道已经修了多半,你看!”他用手指着村沟底的河道,热情地给我介绍工作成果。只见远处一台大型的挖掘机正在作业,河槽岩壁上一块块整齐的岩石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地刺眼。

找了甬道旁边椅子就近坐下,这才注意到原来的旧窑洞已经改造成了休息室,屋里摆上了咖啡机、饮水机,游客走累了便可以停留,好不惬意。向远望去,墙面上一排排红灯笼,给秋日的村庄增添了不少亮色,原来破旧的戏台也变得崭新。

快到中午,王军峰书记热情地招呼人们到游客中心楼就餐,“我上次来才刚装修好,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开始营业了呀。”在惊喜之余又问他,“上次您说要盖一个花园,现在进展如何?”话刚落,王军峰书记就抢过话茬,已经改好啊,现在带你看看!从屋内向外望去,一座中式凉亭小院展现眼前,“现在就差铺设一些草坪”,王军峰书记黝黑的脸上笑出了几道褶子。

饭桌上地道的农家菜让来访的朋友们吃到了心坎上,与乡村有关的记忆被逐渐勾起,最终又归结到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命题。王军峰书记和赵建华变换成了服务员,进进出出忙活着。

“这是咱村返乡创业年轻人赵卫星养的五黑鸡下的蛋,大伙赶快尝尝!”王军峰书记把一大盆鸡蛋端上桌,他说着话顺手拿了一颗鸡蛋塞到我手里。记得第一次采访赵卫星,1000多只五黑鸡还都是小鸡仔,看着手里的鸡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想什么呢,你采访过的呀!”王军峰书记催促我赶紧尝尝。

从乡村出发,从老百姓需求出发,这一次到访让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