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吕梁仲裁委员会

送“法”上门助力全市特色专业镇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郭炳中 通讯员 郭艳) 为促进吕梁市特色产业镇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吕梁特色产业镇提供仲裁服务,按照省司法厅印发的《关于优化仲裁工作机制 提高仲裁服务能力的通知》,日前,吕梁仲裁委员会组织服务团队深入文水鑫源昌钢结构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汾河酒厂、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

吕梁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仲裁在处理民事纠纷上的高效、专业、灵活、公正等优势,全面推进诉裁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仲裁的知晓度、美誉度和贡献度,特别是为全市特色专业镇建设开展的送“法”上门、服务到“家”,积极献计献策的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对接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是与产业对接。吕梁特色产业镇,涉及产业品种多,地域广。在提供仲裁服务中,选择几项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深入实地调研对接。文水鑫源昌钢结构有限公司,产量大,合同量大,外欠款多,买方又多为央企。对此,调研服务组建议,依托仲裁法也能快捷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缓解公司压力,使企业走出困境;酒类企业是我市特色支柱企业,调研团队深入新晋商酒庄,了解公司酒类品质、销路、利税及经营活动情况,掌握了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调研服务组分门别类给予法律上的建议和指导,深受企业好评。二是与服务重点对接。仲裁法具有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作用,调研服务组一行每到一地一企,都把规范合同作为防止企业一方违约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规避防范法律风险以及企业合法规范运作作为服务重点。在山西杏花汾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服务团队听取企业方负责人情况介绍后,提供多方位的法律服务建议,企业方对仲裁法开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调研服务组的无偿服务和耐心指导十分感谢。三是与服务需求对接。针对特色企业的服务需求,调研团队与企业建立多种服务机制。建立服务平台。根据特色产业特点,培训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仲裁员。根据服务需求,适时提供有针对性服务,达到服务更有成效。仲裁委要主动与特色产业镇互通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媒体信息渠道,为法律服务提供良好条件;建立绿色服务通道。若有仲裁服务事项,程序内外、庭前庭后均可释疑解答,热情服务。对申请仲裁案件,建立绿色通道,由专人审查办理,做到快立快审快结,依法保护我市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双方确定专人负责,畅通信息,随时沟通联系,主动服务到第一线。“我们还将与全市15个特色产业镇建立联络员制度,畅通服务渠道,为我市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吕梁仲裁委员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