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要。构筑食品安全体系,一靠良心企业“生产”出来,二靠执法部门“严管”出来,三靠社会各界“共治”出来,同时也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理性参与。
首先是不跟风。商家唯利是图,广告天花乱坠:买一送三,先尝后买,托儿挥泪甩卖,赔本赚吆喝等等手段翻新。加之抖音、快手助阵,很容易让人蒙蔽双眼,迷失判断,被商家牵引。“眼见不一定为实”。只要不盲从不跟风,自然少上当少受骗。
其次是不信谣。因为信息不对称、科普知识欠缺等方面的原因,食品谣言最容易泛滥成灾,导致偏听偏信信以为真,以至于形成抢购挤兑风潮。“谣言止于智者”。要保持头脑清醒,独立思考,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常识,善于辨别造谣者的别有用心甚至包藏祸心。
第三是敢维权。现在处理食品安全投诉的,有消费者保护协会,有政府职能部门,有12345热线电话,很及时也很给力。但有不少消费者,或出于怕麻烦或不想惹事的心理,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不伸张不举报听之任之,致使不法行为有恃无恐,屡屡得逞。
食品安全无小事。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买的放心、食的安心、用的宽心,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会推动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促进社会消费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如此,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