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英杰) 产业生机勃发、环境优美宜居、村民安居乐业……一幅幅乡村振兴新图景在交城县洪相镇渐次展开,令人振奋。2023年,洪相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激活新引擎,激发“镇”能量,抓产业促农民增收、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洪相镇积极探索益农带农、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发展“大棚种植+庭院经济”,让集体经济实现“多点开花”,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了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值寒冬,但走进洪相镇建丰农牧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自从承包了村里的蔬菜大棚,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种植户贾若湖说,“我现在主要种植黄瓜,明年开春还种点西红柿等,一年估计能收益3万元左右。”
在交城县润发农牧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同样是春意盎然,硕果累累。2023年,合作社抢抓有利时机种植西葫芦、蘑菇等各种作物,基本满足了周边村镇老百姓的蔬菜供应。该合作社负责人闫建龙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种类,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努力把我们合作社打造成具有洪相镇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乡村要振兴,基础建设和民生服务是关键一环。洪相镇除发展“大棚种植+庭院经济”外,还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成村楼区集中供暖二次管网工程建设,617户居民均已实现供暖;安定村村内道路进行沥青铺设,新建9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洪相村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实现全村覆盖;广兴村在道路硬化基础上又投资21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00余盏。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农村不仅有颜值、有内涵,更有情怀、有温度,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前烧煤取暖,又脏又费劲。一大早要掏炉灰,弄得满屋子特别脏,还要担心煤气中毒,也不安全。” 洪相镇成村村民梁秋生告诉记者,“今年好了,村里通上大暖了,儿子儿媳也能安心在外打工,不用担心我们老两口取暖了,回来还能过个暖和年,这放到早几年根本都不敢想象。”
如今,在洪相镇听到最多的是“幸福”话题,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勃勃生机。洪相镇党委书记吕岗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踔厉奋发、真抓实干,推动产业升级,不断盘活乡村产业效能;狠抓人居环境,深挖乡村秀美底色;落地民生工程,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拓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