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樊建国:亦彩亦白真豪情

□ 黄宝星

农历正月十五晚,文水美术家协会。

本来是团圆的日子,一群人却围着一个人转,仔细观赏他的创作。这位创作人中等身材,浓眉大眼,满脸热情,一身洒脱。他时而坐着勾线,时而站着点睛,一脸认真的样子。他像是一位舞者,手腕轻轻摆动,一幅优美的画作应运而生;他似一名魔术师,线条和色彩在他手里抖落抖落,一会工夫就出落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又犹如一位高雅的琴师,弹奏着一首首美妙的乐曲,真可谓“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他就是文水县美术圈子里最有名气的知名画家樊建国。

樊建国从小对绘画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立志成为一名画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拮据,他常常在地上用树枝画,在石板上用石笔画,在纸上画了,擦了再画。他看到书上有趣的素材画,看到墙上张贴的宣传画就地取材画,和小伙伴玩着看到感兴趣的东西立即动手作画。之后他临摹古今名人画,又在大学专业学习、向名家大师学、向大自然学、向社会学。樊建国厚德乐学、一往情深、一闻千悟,成就了他的艺术辉煌。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的他,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油画协会会员。他的多部作品荣获县、市、省级甚至国家级荣誉奖,并被许多名人、同行收藏。

樊建国曾是一名深受学生欢迎、敬佩的美术老师。孩子们上他的课,总是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偶尔美术课因故取消,孩子们顿时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许多孩子在樊建国的熏陶下爱上了绘画,作品也多次荣获各级荣誉,有的孩子还因为师从樊建国,一生选择与美术打交道,成为了艺术人才。

如今的樊建国已经退休,除了业余时间自己画画,还专门成立培训班,为家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绘画人才。平日里,他走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周边的山山水水。几十年如一日写生与创作,耕耘在艺术的田园,打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他注重交流,博采众长;他情系家乡,讴歌生活,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作品彰显出他厚重扎实的技法与功底,以及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人们经常可以在“抖音”平台欣赏到樊建国的作品。在他的画中,你不但可以悟到一些美术技法,而且可以游遍家乡的山山水水,也即兴吟诵不少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樊建国不仅擅长画山水,瓷画、人物、花鸟画,而且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造诣。一幅画讲述一个故事,诗情画意,惟妙惟肖。无论形象、布局,还是笔墨、意蕴都别具一格,观赏樊建国的画作,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与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壮阔河山。”“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心要宽,人要善良,心态好,生活就会变得很简单。你若纯良,不必争抢,自有命运打赏。”……这些话是樊建国笔记上留下来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些话语,让人如缕春风。这不也是对樊建国艺术人生的最好诠释吗?

用一支画笔把人间美好定格,书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也影响着无数人,这就是樊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