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聚焦两会

建言献策担使命 同心协力谱新篇

——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发言特写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阳春三月,盛会启幕。3月26日,5名委员意气风发,依次走上发言席,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政协语言”,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发言尽展自身风采,尽述政协精彩,织就了一幅有质有效的履职画卷。

全面加强煤矿智能化改造,着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介高品质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激发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投资活力;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实现老有所养;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委员们聚焦吕梁转型发展,心系吕梁经济建设,以发展的视角、睿智的眼光、深邃的洞察,聚焦我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献良策、建诤言、出妙招,展现了吕梁发展中的“政协力量”。

民进吕梁市委会委员、吕梁学院资源与机械系副主任王晓蕾开门见山,围绕推进我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五点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符合吕梁实际的激励措施;应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全行业共同推进的工作态势;应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水平;应加大人才引育,筑牢矿井智能化人才基座;应强化督导考核,推进智能化煤矿常态运行。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重点。

在扎实推进杏花村酒文旅融合方面,民建吕梁市委会副主委、汾阳市政协副主席武艳花有着自己的看法:应当成立工作专班领衔,突破用地、用水、用热、电、气等项目建设瓶颈,精准提供保障服务,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应从衣食住行、研学、康养、游学等角度入手,挖掘服务潜力,拓展IP多维功能,继续举办好中国杏花村国际酒博览会,让“汾酒故乡、英雄吕梁”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如何激发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投资活力?市工商联主席杨红梅建议,应当放宽市场投资领域,让民间资本“有投处”;加大优质项目推介,让民间资本“投得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让民间资本“有钱投”;优化项目服务机制,让民间资本“投得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放心投”。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民生实事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民盟吕梁市委会委员、汾阳市贾家庄镇三级主任科员张焕文就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应当借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的“五级书记抓养老”的经验做法,注重高位推动,构建兜底型、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充实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实现“最美不过夕阳红,老有所养笑开颜”。

聚焦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教育界委员、市卫生学校讲师邢彩花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应紧紧抓住政策窗口期,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运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改造资金渠道。应探索构建政府与多元组织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良性结构框架,加快形成工作合力。应落实市委“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指示精神,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住宅单元党员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四位一体”管理方式;应充分考虑老旧小区往往是老龄化社区的实际,把养老、医疗服务作为重要配套。改造工作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自然景观,进一步提升小区生态宜居水平。

台上言语铿锵,台下凝神倾听,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对市政协委员履职尽责践行担当、大事民情深研细究的肯定,传递的是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