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刊

百货商店回溯光阴

□ 本报记者 韩笑

落日西倾,晚风徐徐。5月3日傍晚,记者走进“城南记忆·星空集市”,只见各色小吃琳琅满目,儿童娱乐区、非遗展位、集市舞台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城市夜经济正在这里悄然升温。

沿着集市一路边走边看,一家名叫“城南记忆百货商店”的店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店中间悬挂的“青春照相馆”“国营供销社”“解放电影院”招牌,墙上充满年代感的旧报纸,二八杠自行车、老式挂钟、旧收音机、暖水壶等老物件儿无不透出一股浓浓的“怀旧潮”。

除了环境,店里的零食才是怀旧的主角。既有“唐僧肉”、无花果丝和酸梅粉,也有童年里最爱吃的糖果:泡泡糖、跳跳糖、麦芽糖和可乐糖。如果渴了,还有健力宝、五颜六色的塑料瓶装汽水可以选择。

“健力宝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喝的饮料,还有日本豆、大大泡泡糖、浪味仙、咪咪虾条这些老面孔,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经常去的小卖铺。小时候舍不得买的零食,现在可以敞开吃了。时光飞逝,让人挺感慨的。”32岁的市民刘丹一边在店里挑选零食,一边笑着对记者说道。

记者看到,进店的顾客不是举着手机拍照打卡,就是兴奋地在挑选各种童年吃过的零食。被吸引来的除了结伴而来的年轻人,还有带孩子的家长,甚至还有不少老年人。

“我们店铺的受众群体年龄跨度很大,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中老年人都有。进店的老人家多数会购买雪花膏、蛤蜊油等国货护肤品,带孩子的家长则倾向于购买小零食和玩具,还有很多中小学生也爱结伴进店。”店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这些充满回忆的零食和玩具不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记忆符号,它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看到这台缝纫机,就想起儿时母亲给我做衣服的场景,而今,这些‘老物件’大都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和记者同行的一位“80后”朋友坦言,在城南记忆百货商店,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感”。

“我妈妈就喜欢这个歌手。”“这部电影我小时候看过。”在“录像厅”招牌前,三位来自吕梁学院的女生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摆放的老光碟,一些2000年左右的歌手CD以及港片VCD、DVD吸引了她们。“我们也是通过刷手机视频看到这里有‘城南记忆展’的,觉得挺有意思,所以趁着‘五一’假期特地相约来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