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人物:雷霞
讲 述 人:本报记者 康桂芳
“护理工作的性质就决定你必须和病痛、病人打交道,你必须千万分小心谨慎,紧张严谨认真的工作节奏迫使你适应,你的肌肉就会有记忆,”雷霞今年40岁,是吕梁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2年,她坦言,“帮助别人是会上瘾的,这种责任和压力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强烈。”
5月10日,早上9点,记者在市人民医院见到雷霞时,她正拿着一卷横幅上楼,“按照医院的安排,明天要去社区进行爱心义诊,我和‘孩子们’先把东西准备好!”雷霞说话中还带着微微喘息声。回到办公室简单休息一会,就开始检查病房。
“今天感觉怎么样?脚掌不肿胀吧?”见到雷霞进病房察看,躺床上的病人一一回答着她的问题。“再观察一天,明天还是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见医生了,记住头晕这几天就不要下地走动了!”雷霞嘱咐一旁的护工,要多注意患者身体情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分别在14层、15层,虽然楼内有医生专用的电梯,但雷霞每天安排工作,进病房查房都是楼上楼下的跑,虽然楼层相隔不远,但每个房间走一遍下来,也是不小的体力考验。
见到记者来采访,护士站的同事们都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雷老师生活中像我们的大姐一样,对我们可好呢!平常总是给我们分享很多护理方面的经验。”95后护士张慧慧说道。护士白星说,别看雷老师那么温柔,在工作上那可是非常严谨,毕竟我们的工作面对生死,不管谁,只要犯错,她也是毫不留情地批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吕梁市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在全面抗击非典、应对甲型流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卫生事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严谨的职业,任何一个小的操作都和人命息息相关。”多年来,雷霞从未曾松懈,工作上严谨细心,在她工作期间从没有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同事们称她是呼吸科室的“前沿哨兵”。
记得在2009年某天,雷霞按照往常一样在查病房时发现,平日里一个能说会道的患者突然话变少了,尤其是讲起话慢吞吞的,有着多年从业经验她感觉到该病患有可能会出现脑梗等情况,立即找到主治医师前来会诊。果不其然,在医生们的进一步检查下该病患确定为脑梗早期。病人家属拉着她的手不停感谢。
2013年冬天,那天正值雷霞上夜班,一位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如厕时突然出现大出血导致意识丧失,而该患者白天刚被查出梅毒阳性。面对这样危重却特殊的患者,雷霞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全力投入到抢救中。她将自己的毛衣垫在患者身下,帮助患者呈平卧位,由于情况紧急,雷霞将手直接伸入患者口中帮他清除血块。事后又帮助家属为患者进行清洁,更换了干净衣物和床单。“你真是一位好护士呀!”雷霞总是能收到这样的感谢。
“一切为患者,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二十二年虽不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但她在平凡中一直坚守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