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特刊

微笑

关键人物:陈容

讲 述 人:本报记者 韩笑

一顶燕帽,一袭白衣。无论是在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夜晚,她总是面带微笑地穿梭在病房之间,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护理第一线,用热爱诠释南丁格尔誓言,她就是吕梁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陈容。

初见陈容,精干利落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几句闲聊后,略显紧张的她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

2012年,大学毕业后的陈容走进吕梁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同于其他科室,这里的病人多为高龄重症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和并发症,所以护理质量对他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陈容坦言,自己每天踏上工作岗位,身上就背负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早上八点,陈容穿好护士服准时来到病房,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在与夜班护士交班前,陈容需要逐一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监测他们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记录完以后便开始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

“由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每天只有半小时的家属陪护时间,所以病人的进食、翻身、清洗等所有护理都要由护士独立完成。面对这些琐碎的细活,护理工作必须要严谨细微,不能有丝毫怠慢。”陈容告诉记者,加班加点对她们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遇上患者多的时候更是忙到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在陈容眼中,忙碌的脚步、汗流浃背的身体,不应当是被称赞的光荣,而是护士本职工作的必要。她旺盛的精力和乐观的心态,也总能在最忙碌的时刻给予同事们无尽的力量。

“门外是家属的期盼,门内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次的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每一种仪器的使用,用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陈容说,“在医院,我们就是离患者最近的人,有时候我们就像他们的家人,一句贴心的话、一个温暖的动作,都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积极的力量,去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每当有患者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陈容的心里总是格外欣慰。“也许不会有患者认识和记得我们,但只要想到我们曾在这里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三年里,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的第一线,陈容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她是“天使”,亦是“战士”。

“有句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每天都在与时俱进,护士只有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采访结束时,陈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