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兴县

用心用情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图为驻村帮扶队员现场讲解农机具的养护知识和操作技巧。 张娟娟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政之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引领。今年以来,兴县坚持把管好用好驻村干部作为巩固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紧盯群众所需所求,深耕驻村帮扶“责任田”,用心用情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春耕备耕。兴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驻村帮扶人员,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单位优势,在帮扶村就党组织主导农业生产托管工作进行宣传、推广、指导。并以春耕备耕为契机,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气候、土壤等情况,帮助村民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指导和帮扶服务。除了农机具的支持,驻村帮扶人员还向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必需品,并现场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养护农机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高效。

发挥部门优势,解决实际困难。省水利厅在兴县帮扶三个村,按照2024年驻村帮扶计划,工作队把农村用水问题当成驻村帮扶的首要任务,针对村民反映的冬季吃水不便、灌溉渠系受损等问题,工作队员立说立行对安全饮水工程及灌溉渠系进行全面巡检,并逐一登记、逐个立项。他们积极协调筹措资金,采取管道深埋、改管线、移水表等措施,彻底解决高家村村西40多户冬季供水冻管问题,并争取资金50万元,解决了高家村灌溉渠系因灾受损等问题;赵家川口村工作队帮助群众更换水表48块,西坪村工作队为10多户群众更换、维修水龙头,用实际行动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中国工商银行兴县支行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奥家湾乡刘家湾村自然优势,按照县委提出的“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致富产品”的指导思想,协助村两委以“党组织+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香菇产业,解决了9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为村内闲散、体弱人群搭建增收平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外县考察学习,还在去年新建了冷库和烘干设备厂房,筛选—漂烫—冷却—风干—烘干全流程加工,形成香菇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目前,该村香菇产业示范基地总面积150余亩260余棚,全村40余户90余人种植香菇65万棒,预计年产菌菇60万斤左右,户均年增收13000元左右,村集体收益达15万元左右。

兴县将继续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干好驻村帮扶工作,奋力描绘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群众富足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