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红色革命历史地点、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纪念馆等为景点的旅游活动。蔡家崖有着“小延安”之称,抗日战争时期它曾是晋绥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绥革命根据地首府,晋绥边区政府和120师师部驻地所在,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大后方。蔡家崖保存着大量历史价值较高的遗迹和文物,如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的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旧址(原晋绥军区礼堂)、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等,对了解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二、蔡家崖红色旅游面临的困境
第一、蔡家崖景区的配套设施尚有待提高、智慧化程度较低,红色旅游在具体运营过程中缺乏高新技术旅游软件开发、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旅游管理等人才资源。第二,红旅产业链融合的深度仍需深化和加强。第三,蔡家崖景区新型技术类互动设施和科技设施较为缺乏,红旅创新产品少。
三、蔡家崖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健全红旅基本服务设施、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完善蔡家崖旅客运送服务设施,加大与交通部门的协作,力争通过增加蔡家崖至兴县其他红色景点的公交路线以增强蔡家崖景点的畅通性。其次,餐饮娱乐等服务可以考虑农庄、农家乐等项目,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维护景区的整洁和安全也非常重要。最后,红色旅游需要专业优质的人才队伍。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导游、讲解员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成立健全的管理团队,提高景区管理水平;重视旅游业人才队伍吸纳和培育机制,积极推进优质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和引导地方各类科技人员积极参加旅游行业扶贫下乡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官兵等积极在蔡家崖创新创业;激励懂运营和善管理的民营企业和能人协力做好蔡家崖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建设。
第二,延长红旅产业链、招商引资促发展。蔡家崖应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结合观光旅游业和当地其他产业,加速推进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融入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业体验等新颖方式形成农业观光旅游的全方位旅游体系。蔡家崖红色旅游招商引资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当地政策倾斜吸引外商、建立财政专项开发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持续长久投入,采取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吸引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对红色旅游进行资金投入,参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经营; 加强“红色产业+”招商引资,吸引大学生或创业机构进行特色红色文化创新,营造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第三,采用多样化传播、实施体验式红旅。体验式红旅是指以多样化的形式和体验式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红色旅游,从而赢得大众青睐。首先,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和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开展蔡家崖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也可以根据晋绥边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革命事迹为主题制作相应的微电影、短视频。其次,充分运用5G、借助声光电结合的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全景摄像、三维影像技术和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配合增加解说、引导、服务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特点明确、体验性强的综合式展馆。蔡家崖地区曾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和120师师部驻地所在,提取其特有红色记忆,从具体的红色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出发,让游客身穿革命服装,围绕在红色遗址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模拟参加军事会议、军事训练等活动,近距离领略红色革命文化,增强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扩大蔡家崖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文章摘录于《吕梁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作者:王丽丽、张渝、曹玉漏、潘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