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研学游”成为一些青少年开启假期模式的热门之选。然而,一派繁荣景象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我们应理性对待。
“研学游”本应是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教育活动,青少年通过亲身参与实地考察、探究和体验,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近年来,各地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展寓学于游、寓教于乐的文化旅行研学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广大青少年的热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本是一件好事。
随着“研学游”市场日益升温,研学机构数量激增,“研学游”市场也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部分研学游产品存在实际服务与广告承诺不符等问题,一些机构在宣传时夸大其词,承诺提供深度研学体验,实际上却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达不到“游”与“学”结合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研学游市场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专业监管,一些机构可能会将常规旅游产品简单包装后,以研学游的名义推向市场,这种做法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可能导致“研学游”产品的市场价格虚高,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研学游”产品的需求,相关部门应该多方联动、统筹协作,加强对研学机构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对于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虚高等问题的机构,应依法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研学游”产品时,要从孩子的教育需求出发,理性选择优质、合规的研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