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山西的殷切期盼,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使命。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由2014年的37.5%提升到2023年的100%,连续两年水质改善幅度排名全国前三,提前两年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常态化夯实“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底色,今年以来,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听取关于全市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深入石楼县、柳林县、临县、兴县沿黄四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暨“吕梁环保行”活动,以法治方式持续深化“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促使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效的行动,全方位、一体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切合实际解难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月18日,吕梁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闫林所作的关于全市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我市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9条河流15个国考断面历史性全部达到优良水质标准,提前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其中文峪河北峪口、三川河马坊2个断面为一类水质,屈产河裴沟、三川河西崖底、三川河交口镇、蔚汾河碧村、岚漪河裴家川口、岚河曲立、黄河干流兴神大桥和柏树坪8个断面为二类水质,其余5个断面为三类水质,地表水环境治理改善幅度全国339个城市排名第三,水质排名同比上年前移54位次。
“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大中小企业环境治理力度,全方位减少排污总量。”
“要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审议过程中,委员们认真思考,致力于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充分肯定我市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提前两年实现了省定“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环保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人大常委会要继续打好环保监督“组合拳”,每年开展“吕梁环保行”,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监督检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实地检查找差距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守护好黄河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为持续巩固加强我市黄河流域的保护力度,全力夯实“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态底色,6月18日到6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志锋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成执法检查组,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暨“吕梁环保行”活动,用监督力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农村污水收集治理情况等先后深入我市沿黄四县——石楼县、柳林县、临县、兴县,通过深入一线、聆听讲解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各县在保护黄河方面工作情况,将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了走深走实。
“污水处理厂有没有通过管网来收集污水?”
“黄河主要支流河道、岸线生态修复治理情况如何?”
每到一处,执法检查组都向相关负责人询问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情况,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检查组指出,沿黄四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法治力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人心、落实见效。要坚持依法监督,推动法律全面有效贯彻实施,持续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制定完善黄河保护相关配套规定,推动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和污染防治制度,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直面真言点不足
环境问题如何整改?找到问题痛点是关键。
6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柳林县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汇报座谈会,与会人员毫不遮掩指出了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力求把问题摆在明面上、把改进放在行动上。
三交镇党委书记张勇就三交镇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情况向执法检查组进行了汇报,他说道:“我们对黄河沿线的7个自然村所设的排污口全面进行从严排查,共排查出35个排污口,对照排污口制定了‘一口一方案’,对污水排量较小的排污口已用简易的方法进行收集转运,对排量较大的排污口,将及时汇报县委、县政府,配套收集管网、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污水零排放。”
听取汇报后,梁志锋指出,柳林县要以此为鉴,进一步加大对沿黄乡村的查污治污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黄河的污染;要进一步加大固废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处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要进一步加大畜禽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畜禽养殖的管理,防止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要进一步加大采煤沉陷区的修复力度,恢复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柳林县执法检查汇报座谈会是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缩影。
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调研、座谈汇报,执法检查组找到了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过程中的问题痛点。市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盯紧问题不放、持续进行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常态化用好“监督利剑”,护卫“一泓清水入黄河”,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黄河宁,天下平。”古人治河,以疏以畅;进入新时期,黄河治理被赋予了更深远的含义。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和一系列工程建设的落地见效,“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了随处可见的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