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董浩:以更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图为著名朗诵艺术家董浩在舞台上动情地朗诵《唯有碛口》。 康桂芳 摄

沃野织锦,硕果盈枝。9月22日晚上,在中阳县弓阳村,2024年“诗意中国 乡约吕梁”朗诵音乐会彩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参加晚会的艺术家们正在舞台上有序排练,力争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你极有棱角的脸,白毛巾绕头一扎,大怀袄拦腰一扣,白腰带斜别着船桨。”……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董浩早早来到彩排现场,在舞台做最后的彩排。这一次他带来了一首张金厚老师的作品《唯有碛口》。只见他坐在椅子上,胸有成竹,气定神闲,一遍遍演练着台词。不一会他又站起身就走台和音效等方面和导演进行沟通。“对节目精雕细琢,走台一丝不苟,艺德走在彩排前”,这是当天下午所有人对董浩的第一印象。

“山西来过很多次了,吕梁还是第一次来,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吕梁英雄传》,吕梁真的很了不起!”董浩说。碛口古镇对于每一位来吕梁的游客来说是绕不开的,由于时间关系,虽然董浩这次还没来得及去碛口,但在排练过程中,他通过深情演绎,给了碛口高度评价。

董浩笑容满面,说话亲切,他的声音和身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成长,成为很多人童年永恒的回忆。在9月23日晚朗诵音乐会舞台上,他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碛口,我是来迟了,你没有怪罪,凡来者,你都捧着古风柔柔地抚摸,因为你胸前,是一条大气磅礴的黄河!”

舞台下,董浩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我与吴冠中先生是好朋友,吴老走过的碛口,我也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替他看看如今碛口的变化发展,再画一画碛口的一砖一瓦。我要拾一片碛口的瓦片,把吕梁的故事带回北京,讲给更多的朋友们。”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吕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吕梁如何发展?董浩建议,吕梁还是要以更开放的胸襟,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他表示:“吕梁一定要在深度上发掘吕梁文化,让原汁原味的吕梁乡村风情与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完美融合,打造美满幸福的新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