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当新疆音乐人狼戈先生的一首《苹果香》风靡大江南北,万人传唱的时候,让我突然想起了三年前采访过的吕梁百处红色遗址之一的汾阳敖坡村。漫步村野,那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如今也应该是满坡飘香了吧!满怀渴望与期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驱车来到了位于吕梁山东侧坡地上那个记忆犹新的小山村。
秋日的蓝天下,村庄还是一样的静谧安详,地里的庄稼已经完全成熟,把大地染成了金黄色,唯有那大片的苹果园依然绿色未退,红红的苹果密密麻麻点缀其中,就像上海淮海中路上梧桐树上挂着的小灯笼。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陪同我的汾阳市文联原主席张立新说,敖坡村是革命战争年代连接延安与太行山之间的红色交通站,汾阳抗日民主政府的曾驻地,著名的启洪坡阻击战就发生在旧村后山坡上,当年牺牲的十四位烈士至今长眠于此。
该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花果山,苹果、核桃等经济林一直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是汾阳绿色生态建设排头兵。路边一处苹果园里,一名村民正在采收树上的果实,红得发紫的五星苹果挂满枝头,看一眼就让人赏心悦目垂涎三尺。据介绍,该村现在有果园地2000余亩,产量基本上稳定在100万公斤以上。以前苹果收了不能及时售卖,常常要等到第二年春季才能处理完。自五年前敖坡被列为汾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汾阳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新修了六公里的新旧村连接路及三公里的田间道路,整修了村红色文化广场,红色展馆布展及烈士陵园重修工作正在按程序推进中。村里有了红色资源,一批批机关干部、学校学生络绎不绝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市内外的游客也慕名而至,常住人口200来人的小山村每年要接待参观旅游者一万人次以上。人流的暴增直接促进了苹果等农副产品的就地消化,这几年基本是当年产当年销,村民果品收入家家都有几万元。
正如我当年采访时预计的那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在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这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敖坡人将会永葆红色基因,继承光荣传统,把敖坡村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在新时代展现更加欣欣向荣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