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表姐教我做剪辑

□ 闫迅

我首次接触剪辑的基本软件——剪映是在今年暑假。我和朋友们去西宁旅游,拍了不少照片,难免想在社交平台上秀一秀。同行的朋友用剪映这个APP做了一个小视频,发到朋友圈,我看到后赞叹她的剪辑水平,就让她帮我剪一个“高级”的视频。她一口就答应了,说这种视频只需要将选好的照片套入模板视频中一键生成,包括与音乐卡点转场等等都无需操心,我试了试,还真是一键生成。自此在旅游那几天,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做视频,一天能在朋友圈连续发上十条这样的套模板的视频,再加上一句当下流行的文案就愉快地发出去了。之后慢慢了解,发现剪映APP里有很多当下流行的视频模板。我又将拍好的照片导入模板,做了视频发到抖音上,同学朋友也都来浏览点赞,我发现这也是记录旅游很好的机会。

那几天旅游,我在抖音上发了有近十个作品,都是使用现成的模板。我真正开始自己剪辑视频,脱离模板是在今年暑假去天津、北京拜访两个表姐时。当时我二姐看到我对发视频有兴趣,就开了剪映APP,导入了一段视频,开始使用APP上“开始创作”这一功能,给我进行讲解。从基本的新建文本到部分变速到裁剪视频长短,从添加音频到增加滤镜到增添动画,从调节屏幕比例到添加贴纸到识别字幕……大概把需要用到的程序都讲解了一遍。表姐说可以剪一个旅行的vlog,用视频剪辑的方式,留住珍贵的回忆。我当时感到很新奇,非常想试一试。表姐说既然你准备尝试剪一个vlog,你就不能只是拍照片,而是要去拍摄更多视频,你还要学学习拍摄不同事物,不同风景,……而且你还要根据你投放视频的平台来决定是横屏拍摄还是竖屏拍摄,像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大部分人是使用竖屏观看的,所以拍摄时就清一色,使用竖屏拍摄,如果中间有一个横屏拍摄的画面,就显得整个视频不整齐,看的人不舒服,有违和感。如果是像“B站”这类平台大部分使用者都会采用横屏全屏播放,所以如果要将视频投放到这些平台,就需使用横屏拍摄,这样才和观众观看角度相符。表姐告诉了我很多我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知识,我也明白还有很多需要我自己摸索学习。

接下来在北京旅行的几天,我便清一色使用竖屏拍摄视频,从不同角度切入放大缩小,走进退后……一路上我不停变化拍摄的角度,晚上回看一天拍下来的镜头,我却发现漏洞百出:由于拿取手机时不稳导致画面摇摆不定;由于只顾放大缩小镜头,没有对物体聚焦,导致拍摄画面模糊,画质不清晰……我这才明白,我还需要提升我的拍摄技术,我开始在网上找视频学习拍摄不同事物的方法,并练习拍摄时保持手部平稳。渐渐地,我拍出来的视频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终于我积攒了足够多的视频素材,在从北京回家的路上开始了剪我人生中第一个视频。这个视频花了我四个小时才剪好,虽然只是用到了一些最基本的工具,但是我依然觉得很成功。由于那一天我拍的大多是照片,所以第一个vlog大部分是用照片组成的。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而是先发给了表姐,希望她可以给我提出改进建议,我再润色我剪的视频。

表姐认真看完后毫不吝啬给予了我鼓励,她说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随后她对我提出了改进建议让我将屏幕比例更改成合适的,又调整了字幕的颜色使其变得清晰,增加了贴纸使内容更加丰富。调整润色之后我对我这一次的剪辑很满意,发布到抖音上收获了朋友们的点赞。闲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剪了一个旅行vlog,这次剪得就比较流畅了,明显比上次熟练多了,很多工具都信手拈来,整个剪辑时间大大缩短,使我的信心逐渐增加。之后因为忙其他事务,剪辑这个爱好便搁置了一段时间。

重新拾起剪辑是在大一开学后一天晚上,表姐问我怎么最近没有看到我新的作品,她鼓励我坚持固定时间产出剪辑作品,加入有关视频剪辑的社团。她对我也提出了期望,但我当时只觉得是幻想,我不可能会站到那样的高度。表姐说:“人生哪个方向都是赛道。”她还告诉我:“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自己的观点,你自己考虑考虑露不露脸,反正要保护好自己。”她说的这些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确实很有必要思考。“还有这个社会是很多面的,你的认知不一定是全面的,你知道的信息也不一定是全面的,所以我建议不要向互联网全盘输出。”表姐不愧是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这些话无疑给我的创作提了醒。我告诉表姐我加入了学校户外拓展队,表姐立马为我提出了很多vlog主题,她鼓励我大胆尝试,时间久了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反馈。

第二天我拍好素材后,晚上就剪一个视频发给表姐,表姐被惊到了。这次视频质量很好,连我自己都被震惊了。我这次使用了很多新的功能使整个作品都变得高大上了:我做了新的片头吸引观众浏览;采用了部分变速,使部分画面加速整个过程不再显得无聊;还有运镜拍摄使的镜头下的场景更加多元。经过这些操作后我剪的视频更加丰富。接着的两天,我又收集素材,同时在抖音上学习如何拍,主题怎么定,看不同博主的风格,看如何剪辑更加有流量,高级感的字幕排版,最近流行的适配音乐,热门的话题,吸引人浏览的标签。同时我也会查看之前发过的视频分析,包括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分享量,完播率,2s跳出率,以及观众特征,包括观众年龄,居住地,职业,性别比例……通过调整来达到一定的程度。

在网上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我也看到很多博主说拍vlog不好上手,没人会对你平常普通的生活感兴趣,无主题无亮点的视频只是流水账,新手不建议拍vlog……这观点让我自信心丧失,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挺有道理的,确实很多人的生活都平平淡淡,没有波澜拍出来的vlog也是千篇一律。我不禁思考:这样流水账的视频凭什么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上让人驻足观看,获得浏览量,获得点赞量,获得流量?我很有困惑,表姐说:“你改进提升的前提是你产出过视频,就算没有意义也一定要先生出来一版后期再去调整,再去挖掘一些深层的东西。” 道理确实是这样,但是我告诉了表姐视频分析并不理想的数据,表姐鼓励我:“一两个视频是看不出什么的,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表姐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我剪辑视频的初心就是希望多掌握一项技能,而不是什么没流量。我要努力克服困难,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获得实现目标的能力。

感谢一路走来表姐对我的指导和及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