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幸福泉”还有多少“幸福事”

□ 冯海砚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毛泽东亲自带领子弟兵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吃水问题的记载有两处,一处是江西瑞金沙州坝的红军井,另一处就是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的幸福泉。

西庄村的故事不得不从一眼“幸福泉”开始。西庄村是红军东征总部驻扎地之一,毛泽东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七天时间,为群众挖掘的水井,群众亲切地称为“幸福泉”。一眼泉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爱民之心,更折射红军和百姓的鱼水深情。这眼泉西庄几代人足足用了60年。这个为民爱民的故事也足足延续了60年。

但是“幸福泉”村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让文化振兴带动旅游振兴,西庄村的文旅融合、文旅振兴故事拉开帷幕。村庄制定系统完善的修缮计划,以“修旧如旧”“原貌复现”为目标,坚持建筑形态、历史形态和文化形态结合,对古民居本体进行全面修缮,尽可能保存文物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让久经风雨的故居重现当年风貌,唤醒历史记忆。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西庄人看到了吃旅游饭的前景。在做好文物修缮保护的同时,西庄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面貌古典化建设。投入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建立相关制度和方案,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整体古色古香的统一风貌。

西庄村将因地制宜,继续围绕乡村旅游特点,按照由南向北的思路形成“一核、一心、两园、双馆、多节点”的总体布局,打造古建筑风貌民宿,实施“e韵西庄”电商直播、农特产品展销一体化中心项目建设,做好文化挖掘和打造,围绕晋商文化和晋西民居文化,发掘西庄的各类人文故事。并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托管模式发展农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幸福泉”依然矗立在那里,西庄村故事还在发生,西庄村乡村振兴新画卷也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