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作为内容直接提供者的编辑记者要适应新形势,转变工作策略,提供优质内容产品,促进新闻媒体行业快速发展。
一、融媒体的概念
融媒体是指媒体融合,特别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它是一种媒体行业的新型运作模式,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把电视、网络、广播等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此背景下, 广播电视新闻想要谋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尽快实现转型,适应融媒体的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策略
(一) 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优势。新媒体信息量较传统媒体大而多,但由于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及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不能有效保障,因此在某些方面依然无法替代传统媒体。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具有专业优势、公信力优势与受众优势, 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高质量内容,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快速稳定发展。
(二)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型人才。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想要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适应新时代的媒体人才。首先要大力引进人才。其次,要加强对采编人员的培训,培养新闻从业者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对人才进行相应的考核,专注于培养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要提供具有人文情怀的工作环境。
(三)挖掘公共数据,全景式呈现新闻事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大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加速传统媒体新闻业界的变革、拓宽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融媒体时代下, 除了要转变思维、升级技能、优化流程、重构考核体系,编辑记者还要由传统记者升级为“全媒体记者”。除了传统电视新闻采访、拍摄、写稿以外,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为新媒体提供图文产品、动态新闻、短视频、移动端新闻直播等多元产品,掌握不同媒体的语态、手法,具备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同时充分挖掘社会公共数据的价值,全景式呈现新闻事件,以满足受众需求。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编辑记者必须积极学习并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数据分析软件,将新闻事件关联数据转变为动态、交互、极具趣味性的图表,通过强化数据分析与理解积极挖掘新闻事实,从更深层次、更多元的视角透析新闻事件,全方位展现各事件的“内情”,以多元视角深度阐释此类事件可能对受众的影响,以专业的数据呈现方式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例如,电视台编辑记者可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社会公共数据,实现工作重点的转变。以往编辑记者尽可能以最短时间将当天新闻消息进行独家报道,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使命不再是追求独家与时效,而是借数据整合分析深挖每个事件背后的机理与内情,并将其以纵深、全景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深刻理解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涵。
(四)注重新闻内容,转变新闻话语方式。“内容为王”是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必须重视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权威性和公信力,融合媒体也要积极保持这一优势。只有坚守媒体的本质,新闻内容的质量,才能真正得到观众的认可。具体来讲,时政新闻要追求时效性,能够第一时间把和民生有关的新闻进行报道,使观众第一时间得知国内外的大事和新出台的方针、政策等,同时,把国家大事与百姓切实关注的事情相结合,有效拓展新闻深度,使观众愿意观看时政新闻,了解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主题新闻要注重对主题的深化,力求深刻,点出事件发生的人物、事件、过程、结果,把握新闻事件中人物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数据新闻要准确,要认真对数据及数据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民生新闻要能够准确表达民意,并且对社会风尚进行积极引导,创新新闻的立意和表达形式,多报道人们更加关注的民生问题。
(五)新闻记者要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到实地采访调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还要掌握除了新闻专业之外的多门技术。新闻记者应当“一专多能”, 不断学习,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生动、贴合民情,促进新闻媒体信息更加全面、专业、权威、有用、有趣。
(六) 坚持“多屏互动”,创新新闻传播渠道。“多屏互动”是为与观众进行更好互动所提倡的一种传播方式, 旨在突破传统媒体单屏单向接收新闻的方式,通过多屏进行新闻互动。融媒体时代,观众已经有条件参与新闻的互动,并且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生产者,那么相关节目就应该采取多样的方式,加深与观众的联系。要善于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启即时评论、 即时反馈的功能,也可以进行抽奖等活动,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新闻号,参与新闻节目。在构建媒体融合机制时,要有效地结合多种媒介形式,促进各个媒体之间的联合。记者在进行新闻生产时,要依据不同终端的特点,进行不同的素材收集与编辑,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加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增加新闻的影响力。此外也要进行及时的新闻预热,吸引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关注新闻,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来看,广播来听,还能在手机等移动端上来关注新闻。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二次传播,达到裂变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新闻。
(作者单位:吕梁市融媒体中心)